打破人才短缺瓶颈 企业专利数量猛增
包头稀土研究院专利产品生产线。
呼和浩特金三角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光纤生产线。
包头市稀宝博为公司采用专利入股生产稀土永磁核磁共振产品。
包钢集团采用专利技术对钢管进行自动矫正测试。
近几年来,内蒙古知识产权工作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倍感“惊喜”的新变化:专利申请与授权量持续增长,特别是2012年,自治区专利申请量达到4372件,授权量达3090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较托管前的2009年增长了近一倍。今年以来,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指引下,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深入探寻这一系列新变化的“原动力”,我区自2011年7月率先在全国启动的自治区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知识产权托管,即指企业将拥有的知识产权委托给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专业、系统的挖掘、管理、经营和保护。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田颖男则将其进一步解读为:“知识产权托管,就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管理服务,为企业节约资金,克服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匮乏的瓶颈,迅速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托管工程累计投入实施经费500多万元,共确定11家知识产权中介试点服务机构,服务入托企业260余家。2年来,入托企业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飞跃。
对于内蒙古来说,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2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创新方法虽然刚刚起步,却已显示出其对企业创新发展和战略转型的强力支撑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区专利申请量11573件,虽然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发展,但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仅排在全国的第28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与我区中小企业数量多、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依赖性强,缺乏信息、资金和专利人才等诸多困素不无关系。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后,通过专利中介机构把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引入到企业,破解了中小企业专利管理人才短缺的瓶颈,进而使企业专利数量实现“猛增”。
“过去我们所有人都认为申报发明专利是一件多么高深的事,尤其是撰写机械行业发明专利申请书特别难。托管后,知识产权专家给我们培训,就拿一个纸杯做例子反复讲了一天,什么是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什么又是发明专利。当时就觉得,其实一个纸杯也能申请发明专利,茅塞顿开了,当年我们就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经理贾占军兴奋地说。
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过去每年都在不断的进行技术研发和革新,但由于对专利申报等环节不甚了解,虽然每年也在申报专利,但申报的数量和“含金量”都不高。托管工程开展后,经过知识产权专家等专业人士一次次的“点拨”,专利申报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以前每年申报专利数量在5—10件之间,经过托管服务以后,每年的申报数量在20—30之间,增加了50%以上。特别是发明专利从2006年到2009年之间共申报2项,在2011年至今,共申报了19项发明专利。”贾占军介绍。据了解,经过几年努力,到目前为止,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申报163项专利,获得授权专利114项。
通过托管,使得技术人员“勇于”申报、“善于”申报专利,进而专利申报授权数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还有包钢。过去,包钢每年专利的申报量还不足10件。托管工程启动后,在包头市专利事务所组织下,初期为被托管的包钢集团30多家企业进行了每周一次的专利知识讲座,培训分层次进行,有技术人员,也有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培训人员达3400多人。
“过去,普通技术人员总觉得专利离自己很远。通过培训,人们开始了解专利是什么,申报的流程又是怎么回事了。勇于申报了,也善于申报了。”包钢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2011年托管工程启动当年,包钢就完成专利申请130项,2012年253项,2013年截至上半年已经达到170多项。托管后,包钢专利的申请量已达577项,授权124项,而且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凡是实施托管工程的科技企业,专利申报数目毫无例外都实现了大幅度增加。包头市专利事务所选择了100家企业进行托管,在协议期内实现专利申请增长30%。乌海市在入托的21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专利实现“零”的突破。
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与包头北方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等4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先后签订了托管服务协议。托管前,这4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为142项,托管后申请量达到200多项。
包头稀土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安平说:“我们把托管企业分成几个层次量身打造。没有专利的,我们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帮他实现专利零突破,例如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托管前没有专利,托管后有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针对有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却比较少的企业,我们就提高它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例如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一项复杂、庞大且不断变革的制度,涵盖经济、科技、文化、法律诸多领域,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工作需要高端专业人才。对于整日奔波于生产一线的企业技术人员来说,“隔行如隔山”,会对专利申请抱有一种神秘感。而托管工程让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深入到企业开展技术人员专利培训,打破了这种“隔阂”和神秘感。二者联手“挖掘专利”,使许多在过去因人们不了解专利或因专利申报流程烦锁而放弃申报的技术“升级为”专利。
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了,使自主知识产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贾占军表示:“过去,我们的技术都用了好几年了才想起申报专利,现在,我们在图纸设计阶段就开始申报。”
安平还进一步介绍,托管以后,托管企业不仅专利申报数目增加了,经过知识产权专业人员指导,企业申报专利的质量也提高了。“过去一些企业申报专利,不太管到底能不能授权,而经过托管后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反复探讨,专利的质量明显提高,发明专利授权率达到60%,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率达到9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