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近一段时间,一些网络媒体传出南方钢贸行业一些负面舆情。山西省钢贸行业与南方市场虽存在一定的差别,整体融资规模较小,未出现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但也呈现出经营困难、资产质量恶化等趋势。
山西银监局对钢贸行业信贷风险调研显示,受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下游行业需求萎缩的影响,钢价持续下调,钢贸行业盈利下滑,面临经营困难,信贷风险加大。据统计,前三季度,山西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15%和17.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和6.1个百分点,区域内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严重。据对太原市钢材市场调查,2013年以来,六成左右的钢贸商基本关停。
据了解,钢贸企业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恶化,整体信用状况不容乐观。10月末,全省银行业钢贸行业不良贷款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81亿元;不良贷款率5.96%,较年初上升2.04个百分点;承兑汇票垫款0.75亿元,较年初增加0.65亿元。8-10月份新增不良贷款0.79亿元,逾期贷款增加2.59亿元,欠息增加0.79亿元。个别企业主跑路,违约风险上升。二是各银行加强抵质押物落实,逐步压缩联保贷款。10月末,全省银行业钢贸行业抵质押贷款17.7亿元,较年初增加1.65亿元;联保贷款17.28亿元,较年初下降5.21亿元。但钢贸行业贷款抵质押物权属不清、重复抵质押问题仍较为严重;保证贷款占比仍高达76.12%,关联企业间联保、互保现象严重,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三是资金挪用风险日益突出,行业内拆借现象较为频繁。部分钢贸企业将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银行难以掌握信贷资金的后续流转情况。如,某钢贸企业在经营钢材的同时,投资承接改造一家国有水泥企业,资金来源为多家钢贸企业筹资,导致相关钢贸企业资金紧缺,无力偿还贷款。
尽管政策调控有利于向好发展,山西作为钢铁产能大省采取压缩钢铁产能等有效措施,将较大程度改善钢材供需矛盾,但11月份以来,国内钢贸行业整体步入传统淡季,价格反弹难以持续,短期内钢贸行业经营环境好转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经营环境依然严峻。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多方联动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钢贸企业不诚信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密切监测钢贸行业市场风险变化,跟踪钢贸企业经营情况及信贷资金投向,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钢贸企业自救和转型升级也要及时展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