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经济有哪些新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黄皮书”课题组
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及其溢出效应、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区域贸易谈判进展、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值得关注,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仍将维持在中低速的水平上
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
当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继续巩固,美国和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通道,欧元区结束衰退并呈复苏迹象。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步入结构调整进程中,伴随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外需下降以及发达经济体“退出”预期提升等因素,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随着复苏的巩固,全球就业市场不断改进,失业率有所回落,物价低稳运行,财政平衡状况继续改善,但贸易增长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亦明显乏力,部分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再攀新高。
回顾2013年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可以看出2013年世界经济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蓄势待发。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2013年1月起,美联储实施了新一轮的数量宽松政策QE4。除了数量宽松之外,美联储继续将利率保持在0至0.25%的极低水平。美国当前的这些货币政策在客观上为美国经济注入了动力。一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缓慢提速,失业稳步下降,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美联储已经开始把实施“削减数量宽松规模”政策列入议事日程,具体做法是逐步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直至停止购买。鉴于美国在全球中的地位,这一拟议中的政策对市场已经带来冲击。
二是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继续前行。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说2013年负增长几成定局,但其经济收缩幅度在收窄,最后走出衰退也完全有可能。除了人口老龄化和不统一的社会经济政策外,掣肘欧洲经济增长的因素还包括银行金融系统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各国间因国内政治矛盾而出现的政策协调问题。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应对债务危机过程中,欧盟和欧元区内部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进展非常显著,尤其是财政和金融监管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大力推进。
三是发达经济体央行合作日趋密切且职能发生变化。传统上,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包括维持物价稳定、维护金融稳定和危机时融资。然而,金融危机以后,传统货币政策的空间日趋缩小,财政政策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这使得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2013年10月,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六家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决定将其“临时双边流动性互换协议”转至长期协议,实现货币互换协议常态化,继续作为“审慎流动性支持”,以防止全球金融紧缩。除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间合作更加紧密外,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职能发生的另外两大变化亦常态化,即货币政策主要由确定利率转向通过管理资产负债表来提供流动性,以及货币政策尤其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财政和收入分配的政策含义。
四是技术突破使能源革命面临新的选择。页岩气革命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亮点。近年来,一方面,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发展遇到瓶颈,成本下降的空间变得非常有限;而另一方面,页岩气开发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带来了天然气产量的迅速提升。美国借助页岩气改变了能源结构,降低了其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尽管法国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页岩气,但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潮流不可逆转,绿色、替代能源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全球能源发展模式重新回到依靠技术创新开发不可再生能源的轨道上来。
五是中国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了更具建设性的角色,尤其是在创建更加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加强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等方面,中国更加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9月,中国提议同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10月,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7月,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并确定开展双边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这是中国实施开放战略、加强与外部世界融合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还积极推动金砖国家货币金融合作以及IMF、世界银行等国际货币金融机构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
影响2014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因素
展望2014年的世界经济走势,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值得关注。
一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力度与速度。2014年启动的可能性很大。尽管美国减少资产购买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但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全球风险资产的重新定价,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引起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变动,进而为全球经济增添不确定性。
二是新一轮美国的债务上限问题。尽管去年10月份美国两党在给予联邦政府临时拨款和提高公共债务上限问题上达成妥协,但美国的债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民主党和共和党对立依旧。
三是尽管欧元区债务危机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不排除个别国家债务问题暴露或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如果某些、尤其是个别系统重要性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的复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并会拖累全球增长。
四是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过去10年,印度以及巴西经济相对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于全球流动性宽裕、政府支出扩张和新兴市场的整体繁荣。现今这些条件均在发生变化。严重倚重能源资源出口的俄罗斯、对外脆弱性高的土耳其、墨西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其经济表现也特别值得关注。
五是区域贸易安排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很可能在2014年完成谈判并缔结协定的TPP将会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TTIP谈判和RCEP谈判等也会成为影响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的因素。这些区域贸易投资安排能否有效遏制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势头,仍是个不小的问号。
六是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企稳,但仍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出现波动。美伊谈判取得进展以及叙利亚问题达成暂时妥协,使得中东地区石油出口的阻碍因素将会减少,同时美国天然气产量的继续提高将成为能源价格稳定的积极因素。但在一定范围内,全球石油供应受阻的风险仍将存在,并且由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引起的流动性变动,不排除原油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七是中国仍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情况下的正常水平,也与中国当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相符合。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正常经济增长率。根据测算,未来十年中国的平均潜在增长率为7%至7.5%。这表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有条件和有能力继续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势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对外投资也将大幅增加,并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2013年10月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按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这其中,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2.0%,美国2.6%,日本1.2%,欧元区1.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长5.1%,中国7.3%,印度5.1%,巴西2.5%,俄罗斯3.0%,南非2.9%。按市场汇率计算,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0%。2013年6月,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按PPP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8%和3.0%。2013年5月,联合国预测2014年按PPP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8%和3.1%,分别较2013年1月预测数据下调0.2个和0.1个百分点。2013年5月,OECD预测2014年按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0%。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并基于2013年世界经济整体运行的描述与分析,本课题组认为,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仍将十分曲折,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相比2013年,经济增速很可能会出现小幅上扬,即按PPP计算的增长率为3.2%,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为2.6%。
(执笔:张宇燕 徐秀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