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导师称王沪宁考研复试迟到被照顾 因文章出众

来源: 东方早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2013年6月,复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复旦希望学生能从老教授的人生阅历中获益。

 

2013年6月,复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复旦希望学生能从老教授的人生阅历中获益。 鲁海涛 早报资料

 

王沪宁

 

王沪宁

复旦大学第十宿舍12号楼内,78岁的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称“国务学院”)教授孙关宏在向学生口述历史,当谈起18年前评定职称的曲折时,他突然毫无征兆地哭了,那段历史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我们三个被吓了一跳。”复旦2010级政治学系的刘剑日前回忆起2013年5月和孙关宏做访谈的这段经历,当时他与另两名学生想起培训课上教过,“如果遇到对方情绪比较激动,采访者首先不要说话,不用劝,就让他释放一下。沉默了一会儿,孙老师就及时克制住了。”

走进老教授家中访谈院系历史的并不只有刘剑等3名学生。为了保留院系真实的历史,两年多来,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招募了几十名学生志愿者,对学院离退休教授进行访谈,记录口述史,相关书稿拟于今年5月结集出版。

复旦新闻学院、复旦历史系、复旦校史研究室也都使用“口述”的方式来记录院系发展史。因为传述人是 “活证”,他们的口述史是历史最好的证言。

有“口述历史第一人”之称的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曾表示:口述史应该记录“正史”上看不到的,生动具体的生活细节和个人感受。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也认同,应该通过口述历史去挖掘文本之间不会留下来的历史,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口述历史中相互辩证来接近历史的真相。

然而,时间是口述史的最大限制,不可避免也不可挽回,因此对80岁以上老复旦人的访谈就像考古上的抢救性发掘一样有必要。

寻找遗失的历史记忆

为了庆祝政治学系成立90周年和国政系建立50周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院史口述项目从2013年4月启动,派出12组同学,对老教授、老校友进行口述访谈。国务团学联分团委副书记葛明星日前说,目前,第三批访谈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将整理好的口述稿改写成书稿,我们计划今年5月份出版一本院史的册子。”

在复旦国务学院的访谈步入尾声之际,复旦新闻学院也已启动口述史项目,由复旦学院黄芝晓和林溪声老师主持。

不同于国务学院,新闻学院的项目将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展。学院主办的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之特辟口述史专栏。

设立专栏的构思酝酿已久,最早可溯源至本世纪初, 黄芝晓刚从《福建日报》副总编的岗位转向教学,任复旦新闻学院院长。黄芝晓说:“随着自己奔向古稀之年,要为复旦新闻学院、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留下一点史料的紧迫感就更强了。”

2011年秋,新闻学院资深教授丁淦林老师过世,他的博士生、新闻学院教授黄旦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新闻大学》上。

黄旦给《新闻大学》主编黄芝晓讲了一段往事:2011年1月,黄旦在探访恩师时,听丁老指出,一本刊物上关于复旦《新闻学研究》创刊过程的描述有许多事实性错误。

“我感觉这不是小事,就提议说等下学期开学,找个学生来,让丁老口述,学生录下整理出来发到《新闻大学》上。”这个提议当时就得到丁淦林的应允,但无奈这一约定被耽搁,直至丁老去世。

因此,黄旦与黄芝晓一拍即合,决定组织学生分批访问老教师,作为一门实践课坚持下去,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新闻学院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能汇成院史的长流,为中国新闻教育史留下一笔财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年轻学生在访谈过程中得到现实的事业心教育。”

除了这些院史、系史项目,2004年以来,复旦校史研究室与文化建设委员会也一直在开展或资助口述校史的项目,除了每月一期的《校史》报纸,还包括《李登辉传》、《颜福庆传》等多本专著面世。

鲜为人知的轶事被发掘

问:那个时候,您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学生?

答:政治学系,就是王沪宁咯。

问:王沪宁老师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您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很会写文章,很会思考问题,那个时候表现很突出。

问:他念书时跟您交流多吗?

答:有有有,他来考的时候,复试迟到了,本来是要取消考试资格的,但我照顾他,迟到了大概20分钟吧,我还是让他考试了。

问:复试的时候您负责面试他吗?

答:有有有。

问:为什么迟到20分钟还网开一面?

答:因为他初试的文章写得很好,所以复试迟到20分钟我也照顾他。

这段对话来自国务学院学生对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的研究生导师陈其人进行访谈所做的记录。

在复旦国务学院组织的口述访谈中,许多像这样罕为人知的轶事被记录下来。此外,通过访谈对象讲述个人经历的跌宕,时代更迭的风貌亦得以一窥。

1960年,国务学院编写“毛泽东思想专题”教材,校对工作由学院资料室负责。“校对时有一个错误没发现,其中一条材料是引自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节日》的,时间是1959年10月1日,但是打成了10月10日。结果印出来之后,就开了全系教师大会进行批判,按规定我要被撤职。”40余年后,当时的许多细节,复旦国务学院副教授祝启秀仍历历在目,“资料室的曹沛霖老师第一个就哭了,我也哭了,我说‘这是从我手上出去的’。结果大家都做了检讨,我就等于‘打入冷宫’了,以后在资料室写个条子都要经过批准。”

类似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个体口述的记忆碎片折射、拼合出时代集体记忆的图景。

 

责任编辑:艾梦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