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人排队,老人入住需要等100年,目前已暂停了入住登记”,北京某福利院养老“入住难”成为关注焦点。一面是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一面是养老资源的分配不均与巨大缺口,“养老困局”迫在眉睫。近日,民政部、发改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等8方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养老院成为“托底”之处。一项调查显示,8.8%的老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到养老机构养老。然而,养老床位却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现实难题。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却有2亿多老龄人口,他们要“抢”400多万张床位。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对此表示。
1月7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发布针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的专项调查报告。截至2012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400家,床位数7.7万张,平均每百位老人仅拥有床位2.9张。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286.8万人,占到常住人口总数的13.8%,早已迈入老龄社会。按“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北京在2012年年底的养老机构床位缺口达到5.5万张。
李迎生认为,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公办养老院由于有国家补贴,设施条件好,费用低,大家都想去,但是很难进,甚至出现了“十年等一床”的情况,而私立养老院条件比较好,但价钱太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承担得起。
事实上,部分私立养老院同样出现“排队”现象。北京昌平区某私立养老院的收费在1600~5500元不等。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还有护理费,从几百元到三四千元,在这里住花销是很大的。”即便如此,该养老中心的近千张床位,如今已经住满,“还有很多老人在排队”。
去年10月16日,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养老服务列入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一个月之后,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门槛,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明确将按床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并上调床位补贴标。
政策已出,落实如何,有待观察。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主任党俊武认为,“政府出资扶持养老机构开支是一种计划经济思维。如何创造条件,更加方便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这才是当务之急。”(陈俊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