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粮食网站难以互联互通,粮食数字与电子商务建设相对落后,严重影响到“数字粮食”的推进
2004到2013年,中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为粮食安全夯实了产量基础。但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安全走的是重生产、轻物流,重数量、轻质量的道路,使得我们一方面粮食供应充足,另一方面粮价却不时大幅波动,削弱了粮食安全体系的整体调控与保障能力。
中国粮食大丰收的背后是巨大的粮食数据空白。
中国粮食到底有多少?各类粮食收购主体收购的粮食来自哪里、数量多少、质量怎样?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仍是一笔糊涂账。由于对粮食储备企业库存及吞吐量难掌握,加之对多元粮食调控主客体的博弈缺乏有力监控,中国现有粮食宏观调控滞后且低效。
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这种状态将影响到中国粮食安全的各个层面。粮食数据的粗放状态,导致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在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方面效果打折,导致粮食生产资料的科学精细配置很难实现,导致对粮食储备、流通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无法彻底根除。
打造信息时代的高效粮食安全体系,需要补齐粮食安全的数字短板,与时俱进地开展粮食信息采集、追溯技术和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实现粮食流通的数据化、库存信息的智能化。
粮食流通数据化是利用射频设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与电子交易、宏观调控与应急保障等领域实现信息化,即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粮食解决方案,故又称“数字粮食”工程。
目前,该技术在江苏省常州、无锡进行了试点,体现出了诸多优势。
利用“RFID农户结算卡”系统,可精确、动态显示粮食收购的时间、地点、品种与买卖对象等信息,并能轻松推导出示范应用地区粮食种植的面积、单产等重要数据,杜绝骗取国家或地方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的虚报、瞒报现象。
可做好粮食管理题,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省级储备粮计划执行情况、日常保管情况、财务情况,以及粮库安全生产情况,通过粮库作业管理规范化、粮库信息集成与粮食仓储的档案管理,提高了粮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下好粮食安全棋,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过程中多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粮食生产、流通及其财政补贴、调控等处于相对可控状态,提高粮食补贴与调控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快捷响应性。
由于中国各粮食网站难以互联互通,粮食数字与电子商务建设相对落后,“数字粮食”的实现程度还远远不够。
为此,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规划粮食安全的“数字化”,要求相关部门对数字粮库的相关试点进行全面总结、深度挖掘与系统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数字粮食”大数据应用的顶层设计、推广地图与支撑措施。
要整合分散数据,实现调控转型。对分散在公安、国土等多部门的土地面积、农户住址、身份证等信息进行整合管理,以方便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实施及粮食宏观调控的转型。同时要着眼于从粮食仓储环节拓展到全流通领域,从“数字粮库”延伸到“数字粮食”与粮食电子商务,打造新型的高效粮食安全体系。文/吴志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