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力挺山西特色农业“升级”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农业小省,特色农产品大省——这是山西农业的特征,是由山西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如何将山西农业虽小而优、虽小而特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农产品竞争优势和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如何使山西农业实现转型跨越,实现现代化?2010年,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为山西的农业现代化找准了道路。四年来,全省持之以恒推进这一战略,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80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60个,并且以这一战略为抓手,推动我省将特色农产品做大、农业支柱产业做强、农业品牌叫响,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山西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推动了山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让各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得以做大

山西农产品品种多,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杂”,从“小杂粮王国”的称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然而,这种因“小”而难以形成规模、因“杂”而难以形成“气候”的局面,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就成为与市场对接的瓶颈,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短板”。

怎么办?拉长“短板”的途径就是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放弃“小而全”、“小而杂”,什么都干、什么都干不大的传统做法,找准我省农业资源的优势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优势和潜力,选择最适宜、最有优势、最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全力做大,做出规模来,做成大产品,以此打造农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

应县金城镇龙泉村位于应县县城东南五里处,该村水利条件好,且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技术。然而,长期以来村里却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农产品。为了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龙泉村在发展蔬菜产业上放弃了全面开花什么都种的做法,而是决定主推一个品种,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使之形成规模成为基地。村里经过认真地研究和筛选,决定种植既适合龙泉村气候条件和生产习惯,又便于储存、运输、深加工且销量大的红萝卜。村里将9600亩耕地中的6000多亩用作种植红萝卜,使红萝卜不但一举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而且也为村里赢得了“全国红萝卜第一村”的美誉。

为了增强竞争优势,村里集中精力在红萝卜上做“功课”,即专门成立红萝卜协会,先后引进国内外红萝卜新品种20多个,每年推广新技术3项左右,使得龙泉村的红萝卜在品种和技术上始终处于业内领先地位。不仅如此,村里还发挥自身优势先后带动周边的20多个乡镇、60多个村庄发展红萝卜,使得红萝卜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龙泉村的红萝卜已走出山西远销全国各地,尤其是经过加工脱水处理后的红萝卜更是销往大江南北。

如果说“一村一品”让龙泉村的红萝卜成了大“气候”,那么,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镇大嘴窑村则是小小杏儿“当家”。

大嘴窑村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全村46户115口人,耕地960亩,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982元,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地域资源特色,找准农业发展的优势,聚精会神地发展杏果产业,全力打造果杏专业村,使全村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摘掉了“贫困帽”。2013年,全村杏树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占耕地面积的83%;杏产业收入183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7372元,成为贫困县中为数不多的小康村、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一村一品”战略,鼓励每一个村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准优势抓住重点,凝神聚力把小产品做大,做成规模,这无疑使每个村的资源优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农产品更具特色,更有竞争力,同时也使优势农产品的聚集度大大提高。如今,全省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8000个,在三晋大地兴起了奶牛村、肉鸡村、辣椒村、红枣村、大蒜村、肉羊村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村,使山西特色现代农业充满生机。

让优势农产品上档升级,主导产业得以做强

如果说“一村一品”在全省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为山西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一县一业”就是将这种优势聚集起来,变小优势为大优势,犹如五指并拢形成拳头。“一县一业”的实施,使我省优势农产品实现上档升级,主导产业得以做强。

吉县是我省苹果基地县,该县既有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更有百姓种植苹果的传统习惯。这里的农民家家户户种苹果,村村都是苹果树,乡乡都是苹果园。为此,当地政府就把各村各乡的苹果产业整合起来,将苹果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

为了把苹果产业做强,该县精心规划产业布局,出台了《吉县苹果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合理布局早熟、中熟、晚熟和加工类品种;重点建设10大苹果生产园区,形成区域化、专业村、重点户的产业格局。为了把苹果产业做强,该县实施苹果标准化生产,出台了无公害苹果、绿色苹果、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方案,大力推行“八改十配套”操作规程,全面推广果实套袋生物覆盖、节水栽培、疏花疏果、生物物理防治、人工授粉等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畜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组织实施了“十百万”工程,使全县苹果实现了管理精细化、品质高端化,优质果率达70%以上、商品果率90%以上,为了把苹果产业做强,该县在产业化上大做文章,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百余家,由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上唱主角。合作社责成专人负责农资采购、信息收集、市场销售,实现了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组织修剪、统一采摘标准、统一销售价位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促进了果农经营理念、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的大转变和大提升。

如今,吉县的苹果产业做强了,全县80%的耕地栽植苹果树,80%的村是“一村一品”苹果专业村,80%的农民是果农,农民收入的80%来自苹果,苹果真正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在“一县一业”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省已发展起来像吉县这样的基地县60个,使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实现上档升级,主导产业得以做强。如高平市的生猪产业、汾阳市的核桃产业、新绛县的蔬菜产业、永济市的肉鸡产业、怀仁县的肉羊产业、沁县的小米产业、和顺的肉牛产业、广灵县的食用菌产业、柳林的红枣产业等等,它们都成为山西特色农业的强势产业。

让主导产业实现品牌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大提升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品牌经济。品牌是竞争力的象征。我省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过程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品牌在市场中的引领作用,努力让主导产业实现品牌化。

吉县是我省苹果基地县,主导产业是苹果。为了做到主导产业品牌化,该县大力推动“三品一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上北京、下广州、到深圳、赴南宁,积极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吉县的“壶口”牌苹果,先后获得多项质量认证和数十项国家级大奖,使“壶口”牌苹果享誉国内,蜚声海外,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

永济市是我省“一县一业”禽业示范基地县,肉鸡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2013年底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40%以上的村有26个,其中占农民收入70%以上的村有两个。为了做到主导产业品牌化,该市依托粟海集团走龙头企业加基地的发展路径。如今“粟海”牌肉鸡远销韩国、日本、南非、香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成为国内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知名快餐店的长期供应商品。

在主导产业品牌化的同时,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的实施大大提高,在全省兴起一批支柱产业区和产业带。如忻州市就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六区六带,即忻、定、原、五的甜糯玉米产业区;宁、静、神的莜麦产业区;忻、定、原的辣椒产业区;代、原、繁的肉鸡养殖产业区;西部八县的肉羊养殖产业区;神池贺职的旱地南瓜产业区。忻定公路十里长廊万亩甜瓜产业带;繁、代、原、定、忻府的生猪产业带;神、岢、宁、静、偏的胡麻产业带;五、神、偏、河的马铃薯产业带;岢、五、神、宁、代的出口红芸豆产业带;偏、定、神、繁、台的旱地杂交谷子产业带。

在长治市,单是在畜牧业方面就形成了四大产业带,即以武乡、长子、郊区等县区为主的肉禽产业带;以长治县、壶关等县为主的生猪产业带;以黎城、平顺、沁源三个县为主的肉羊产业带和沁源、沁县、武乡三个县为主的肉牛产业带。

主导产业品牌化,催生了山西“三泰”核桃、“檀山皇”小米、“维之王”山楂、“绛州绿”番茄、“裕源”核桃、“兴谷”壶瓶枣、“昊绿”笨鸡蛋等一大批名牌产品,而各种产业区产业带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山西农业产业化水平跃上新台阶。

项目亮点

永济市肉鸡项目:

一是粟海集团自建工程,共建设标准化鸡场4个,共54栋,年新增出栏肉鸡1000万只;二是旧鸡舍改造工程,粟海集团共改造鸡场6个,鸡舍102栋,年新增出栏肉鸡1600万只;三是农户自建工程,永济市10个镇街共建成标准化鸡舍175栋,年新增出栏肉鸡550万只。三项工程共计新增出栏肉鸡3150万只。

祁县酥梨示范基地项目:

1.古县镇2万亩酥梨出口基地综合项目,完成了项目区道路砂石化、机电修复配套、高低压线路配套、新品种引进推广、恒温冷库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建设投资148.7万元。

2.古县镇中部5000亩绿色酥梨标准化核心示范园项目,完成项目区果园田间砂石路建设、管灌工程建设、恒温冷库配套周转箱等建设,完成建设投资310万元。

3.城赵镇5000亩酥梨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完成项目区果园田间砂石路建设、灌溉工程、果园防雹网等建设,完成建设投资200.6万元。

陵川县古郊乡连片中药材基地项目:

为了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形成区域特色,巩固发展成果,今年古郊乡将中药材种植覆盖范围扩展至赵马公路、高速公路沿线所有村庄可视范围的全部耕地。重点村包括大路沟、马圈、西庄上、松庙等15个村。新增种植面积1566亩,全长20公里,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惠及2000余户7000余人,药材的种植面积、参与户数均占到全乡总数的2/3。

群众评说

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庞志村蔬菜合作社社长杜清福——

实施“一村一品”发展战略以来,我们农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村里的产业发展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了重点,有了主攻方向。像我们庞志村,发展蔬菜有基础有优势,是村里的最有潜力的产业,因此村里就把蔬菜作为“一村一品”的支柱产业,全力以赴做大做强。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全村农民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农民的收入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

晋中市榆次区奶牛大户郝智会——

如何让一个区、一个县形成一项或几项支柱产业,成为当地农业的龙头?“一县一业”就是一个绝好的办法。

现在我们按照“一县一业”的思路,由锦宏、威锴、儒牛、富有四个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起组建联合社,又吸收祁县的开明、金风合作社,太原市清徐县的长兴,阳曲县的田园、荣华源合作社5家合作社加入联合社,一下子就把自己做大了。

如今,我们联合社不仅提高了与乳业企业的市场谈判地位,迫使原来强势的乳品企业放下身段与联合社平等协商,而且推动了鲜奶产品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