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科研经费使用不是“大水漫灌”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特约评论员 王钟的

一份来自全国政协的统计资料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具体数据是: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联系到科研界的“钱学森之问”,加上最近几位大学教授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不由让人反问:巨额支出为何带不来世界级成果?

科研经费高投入低产出,首先要看经费用到了哪些领域。科研领域的世界级成果,大多集中于基础研究领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曾撰文透露:科技经费中,投向基础性研发的比例一直较低,2011年为4.7%,比欧美国家低十几个百分点。拿这个数字来对照中国庞大的科研经费基数,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现有的投入依旧存在结构性短缺。一些政府部门在财政拨款时,倾向于把更多经费投向短期见效明显、有“看得见”产出的项目。原创性强的基础性研究,因为研究周期长,难以产生直接效益,在切分科研经费这块大蛋糕时处于不利位置。

科研经费的使用如何管理,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对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起到关键影响。在看到科研经费被违规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可谓不严谨,甚至到了条条框框约束太多的程度。不乏科研机构、高校里的敢言者发出这样的质问:虚报使用是一个问题,但是当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虚报使用时,就必须考查一下经费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问题了。

按照国家规定,即使是单笔项目高达80万的自然基金,申报人也不能获得一分钱的直接收入,而且大量实际的科研开支,不能在项目中列支。特别是涉及到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用,除了政策规定可以给参与研究的研究生很少劳务费外,包括课题负责人在内,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能获得合规的经济报偿。为此,不少科研工作者只能以别的名目报销经费,作为对自己和研究伙伴的劳动报偿。对科研经费使用的不合理约束,不光影响了研究者的心态,也在不缺少经费的情况下,让很多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此外,科研经费使用,无法排除不必要的浪费可能。某些制度性的浪费,在经费使用的很多环节都有发生。

就像高校录取“宽进严出”一样,我国的科研项目管理也是申报难、结项易。申报难,让很多有想法的创新项目,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法展开;结项易,让一些擅长做表面文章、在申报书上看起来好看的项目,有办法蒙混过关。科研经费的发放,不应当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对项目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加强管理。针对现状,把好项目进程中与项目结项的关卡,以成果而非是否立项衡量科研成绩,才是合理的科研评价态度。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对科研经费加大投入是一个趋势。盘子做大了,投入使用也要做到精细化。一方面,经费使用的侧重点应当继续调整,不妨多鼓励一点“自由而无用”的研究项目;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得严不等同于管得好,应当适度放宽经费使用方向,更重视对科研成果的检验。否则,巨额经费支持就变成了一场大水漫灌,需要浇灌的土地依旧干涸,吸饱了水的地方只是白白浪费。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