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真的是这样吗?

来源: 澎湃新闻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文  贺雪峰

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远不是外国朋友,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但中国农村像非洲的说法存在着严重误导。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一、

在上海农村调研,一个明星村的书记转述说,上海世博会期间,外国朋友到这个明星村访问,评价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当然,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远不是外国朋友,而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

相对来讲,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极快,基础设施建设神速。农村发展要慢得多了。不仅如此,中国城市化首先是农村有能力人的进城,是人财物从农村流出而流入到城市,与城市快速发展同时发生的是农村衰败,所以,说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几乎所有人在讲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这句话时都不只是要描述现状,而是有所指的,这个所指就是,中国不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而要对农村进行建设,让中国农村也像欧洲。中国农民为中国建设作了太多贡献,凭什么城市人生活在与欧洲一样的条件中,而农民却要生活在与非洲一样的环境里呢?

然而,中国人均GDP只有欧洲的大约七分之一,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经过了几百年现代化的建设和积累,中国真正开始现代化建设也许才有几十年,中国凭什么城市农村都可以像欧洲、与欧洲相比呢?

也许,我们可以在“像”字上做文章,可以在外形上像,表面上像,实质上不可能像,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积累财富程度都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可能在实质上像呢?形式上像有两种,一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一种是打造个别典型,中国之大,总可以找出诸如华西村这样几个样板。但是,无论是搞形式主义还是打造个别典型显然都不是我们所要“农村像欧洲”这句话背后的诉求。

二、

中国城市像欧洲显然不是坏事,至少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已经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并非只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是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正是当前城市良好的供水、道路、电力、通讯、物流等等基础设施,使城市人有了较高的生活质量。

城市基础设施也绝不仅是提高了城市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具有巨大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城市经济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润滑剂。没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发展就会极大地受限,甚至难以发展。正是借助良好便捷的城市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在城市聚集,生产力在其中发展,各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竞争,从而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的生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不仅处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中,而且处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城市像欧洲是中国可以获得持续经济增长及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条件,经济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的进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形成这一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中国土地制度有关。城市化不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而且也是土地的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就意味着农业用途的土地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农地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会产生巨大增值收益。

中国是消灭的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土地公有制使得农地非农使用产生的增值收益“涨价归公”,这些“归公”的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好,城市经济发展就越快,城市发展越快,就越是要进行土地的城市化,就会有越多农地非农使用,非农使用的土地越多,就有越多归公的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在人均GDP只有欧洲七分之一的情况下能做到城市像欧洲,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好事。

三、

中国农村像非洲的说法则存在着严重误导。表面上看,中国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人财物流入城市,实际上,农村一直以来也在发展。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农村并非最为弱势的人口进城,也不是农村弱势群体进城后难以在城市体面就业从而落入到城市贫民窟,而是仍然可以留守农村。甚至一般农户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年轻子女进城务工经商、年老父母留村务农的代际分工。

中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的,每个农户都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每个农户都有宅基地,都盖有自己的房子。留守农村的农民,他们的现金收入也许不高,财产也许不多,不过,他们有自己的住房,有自己的承包地,他们有土地,有副业,有收入,解决温饱是绰绰有余。而且,他们年轻的子女在城市获得务工经商的现金收入,这些现金收入在城市消费也许不算多,到农村消费却是巨款。农民在农村的生活条件、生产条件也一直在快速改善。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一年的农忙时间可能只要一、两个月,其余时间都在打麻将呢!

也就是说,中国的农村绝对不像非洲,而且留守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要远好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农民收入不高,生活质量不低。取消农业税以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很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也是很快的。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面,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二、三十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不可逆的过程。这个意义上,农村总是要衰落的,这是必然的。与此相关,农业GDP占比以及农村产业的产值贡献越来越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保持农村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仍然留村的农民提供基本的建设是重要的。农村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农村兴盛,而是为了完成城市化。

只有当中国城市化已经完成,现代化已经完成,城市人需要农村,农村人也眷恋家乡时,新的农村建设才可以发生。中国农村像欧洲应当是一个后现代的建设,是未来几十年后的目标。现在就要求农村像欧洲,是太着急了点。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