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P2P为何不像以前那么慷慨?(附降息平台名单)

来源: p2p观察网mp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P2P为何不像以前那么慷慨?(附降息平台名单)

“收益是在跟着气温一起降吗?”近日,凤凰WEMONEY所在的P2P投资群炸开了锅。据投资人反映,不少P2P平台都在陆续下调产品收益率。

网贷之家最新发布的月报显示,2016年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降至9.83%,环比下降了25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了280个基点。

P2P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走势

(图片来源:盈灿咨询)

与此同时,凤凰WEMONEY了解到,部分P2P平台正在酝酿下调收益率的计划。深圳某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平台计划将部分产品的收益率下调2个百分点,最近就会发布公告。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P2P平台下调收益率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

平台身价水涨船高 不再“慷慨”

相比P2P诞生之初动辄20%的收益率,如今不到10%的收益确实让人大跌眼镜。P2P为何不再像当初那般“慷慨”?

“央行接连性的‘降息’和‘降准’政策加快了整个社会无风险利率的下降速度,P2P行业的综合收益随之出现迅速的回落。”爱钱帮CEO王吉涛告诉凤凰WEMONEY,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下降,对P2P企业来说,接下来市场上放贷业务的利息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就意味着网贷企业利差空间会被压缩,降息是必然趋势。

的确,当前对于网贷企业来说,看似高额的放贷收益,其实除去平台运营成本等环节的支出,平台盈利空间其实并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从多方面对P2P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P2P平台合规调整成本在不断增加。

据某行业机构此前针对国内300家网贷平台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台实现盈亏平衡点需要达到约4800万的月成交额,57600万元的年成交额,然而整个行业处于盈亏平衡点的企业也仅有42家,也就意味着90%以上的P2P平台其实是不赚钱的。外加接连几次双降,对于整个网贷行业来说,降息是最理性的解决方案。

当然,收益率下降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近年来,P2P平台数量经历了井喷式的高速增长,平台间的优质资产争夺战愈发激烈,资产荒的现象日益明显;而另一方面,进入P2P行业的投资人和资金不断增加。在优质借款项目和借款人规模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理财资金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收益率不断下降。

简单来说,受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靠谱的网贷平台会逐渐脱颖而出。在市场上钱很多,优质资产却很少的情况下,好平台的身价水涨船高,不会像以前那么“慷慨”,给出颇具诱惑力的收益。

优质用户到碗里

P2P平台下调收益率已是大势所趋,但此举是否会导致理财端用户流失?懒投资副总裁邓一硕认为,如果单个平台的收益率下调,的确会导致偏好高投资收益的投资人转向高收益的平台。据了解,懒投资曾在7月份下调过产品收益率。

民生易贷CEO陶静远不以为然,“从我们最近的交易量和复投率来看,并未出现投资人流失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客户与银行理财的客户有较高的重合度,对收益率的小幅下调并没有那么敏感,更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根据盈灿咨询统计,自7月以来,民生易贷的综合收益率连续两月出现下降。

与民生易贷相同,珠宝贷平台的综合收益率也连续两月出现下降。珠宝贷总裁李敬姿告诉凤凰WEMONEY,网贷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与沉淀,如今更多的投资人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更青睐低风险、稳健收益的产品。“收益率的调整也契合了行业回归理性的这一方向,有利于平台获得更多优质理性的客户。” 李敬姿说。

事实上,从网贷之家的月报中也可以发现,虽然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下降了,但网贷行业的整体成交量却实现了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9月P2P网贷行业单月实现了1947.17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8月增长了1.93%,同比增长了69%。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一个平台给出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却仍有很多用户选择把钱放在这里,就说明这个平台的融资能力很强,其身价自然也会攀升。与此同时,追求更高收益的用户可能会转向其他收益更高的平台,最终留下来的,将是最优质的用户群,这部分群体稳定性、忠诚度更高。

预计年底将跌至9%~9.5%

问题来了,破十后的网贷综合收益率还会继续下降吗?

盈灿咨询研究员陈晓俊告诉凤凰WEMONEY,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还会继续走低,预计年底将跌至9%~9.5%。陶静远则认为,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及无风险收益的变化,网贷行业的整体收益必然要回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区间,变动的趋势可能会和银行理财一致。

网贷行业收益率处于下行周期,陈晓俊建议投资人当前可选择一些行业内知名、资产质量有保障的平台。“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满足个人投资偏好的情况下,应多关注平台安全性,选择收益率适当的产品即可。此外,还得注意进行分散化投资。”陈晓俊强调。

收益率已腰斩,P2P还值得投资吗?

很多投资人选择P2P,主要是看中其高收益率。可现在,P2P平均收益率不断下跌,相比2014年2月份21.63%的最高点,已经腰斩过半。面对这种局面,相信有投资人会产生疑虑:P2P还值得投资吗?

值不值得投,不单看网贷行业本身,更重要的是跟其他理财产品比较。无马哥就来给大家做一下比较。

国内目前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银行理财、股票、基金、信托、房产等。炒股(以及股票类为主的基金)风险太高,房产投资呢,一二线城市的门槛太高,且总体上楼市投资的风险已急剧攀升,其他的也是要么资金门槛高,要么收益低。我们主要比较下银行理财、基金、信托与P2P理财。

表格来源自网贷之家2016年8月研究报告,其中数据均为截至8月份的统计结果。

银行理财目前的常规收益率维持在4%上下,并且有一定的投资门槛,普遍5万起;基金类,大家最熟悉的是“宝宝类”产品所代表货币基金,现在收益率已全线跌破3%,而私募基金门槛较高,普遍100万起;信托的收益率较高,现在在8%上下,但是与私募基金一样,投资门槛较高,普遍也是100万起。

因此,相比之下,P2P收益率尽管已经腰斩,但仍然具有相对优势,仍然是适合普通大众投资人的低门槛、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是名副其实的普惠性金融理财产品。

有人可能要说,高收益对应高风险,所以P2P也没有太大优势。没错,收益率越高,投资人所承受的风险越大,这通常情况下都是成立的。但也不尽然,有一个例外情况,就是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红利溢价。

无马哥在《为什么说现在是投资互联网金融的最佳时机?》一文中,曾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概括来说,就是因为信息科技进步带来的金融服务成本大幅降低,导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同时存在的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收益中,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也是目前投资P2P等互金领域,在同等风险下,可以获得较其它金融产品更高收益的原因。

但红利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网贷综合收益率不断下滑,已经表明红利溢价正在逐渐消失,机会窗口正在关闭。所以,无马哥在此再次提醒投资人,要抓住这最后的已经所剩不多的红利。

收益率下降后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网贷之家此次发布的数据显示,与9.83%的综合收益率相对应,9月份平均借款期限为7.75个月。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行业指标,来初步判断特定平台或项目靠不靠谱呢?

无马哥来简单说几招。

9.83%和7.75个月,这两个数据可以作为一把尺子,拿来初步衡量特定的平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如一个平台的收益率远大于9.83%这个行业平均值,比如15%或更高,那你就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意味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对平台基本面做更全面的考察。

此外,根据资产端的不同,也需要对9.83%这个指标做一些合理的调整。大体来说,如果平台的资产端是保理、票据、融资租赁或者供应链金融,由于这些资产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合理收益率通常要小于9.83%这个平均值;而车贷类、房贷类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中等,其合理收益率应该落在9.83%附近的一个小区间;消费信贷类资产的合理收益率则相应要更高一些。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综合收益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内蒙古、山西和海南综合收益率排全国前三的省份,其收益率分别为16.73%、15.26%和14.68%,均超出全国综合收益率较多。但这对整体情况影响很小,9月份数据显示,从成交量上来看,北上广三地的成交额约占全国成交额的75%,如果再加上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这些网贷集中地区均适用以上判断方法

9月P2P成交量分布

此外,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是配置部分资金在一些靠谱平台上,1年及以上的长期限项目,通过牺牲流动性的方式来增加收益。(比较靠谱的平台,可以参考无马哥之前的这篇文章)另外还有一招,仅适于比较资深的投资人尝试,就是借用负债杠杆提高收益率,这点以后无马哥再找机会专门写篇文章来聊聊。

最后,无马哥还是要强调,判断一个平台是否靠谱,要做全面的衡量,不能单一根据收益率信息下结论,也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又深入了解平台的基本面,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

附:近两月综合收益率出现连续下降的P2P平台名单(不完全统计)

来源:盈灿咨询

 

 

来源 :网贷之家

综合自凤凰WEMONEY、无马金融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