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
沈阳已有37个
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截至2016年底,沈阳市有日间照料站720个,社区覆盖率达到81%。
从2015年开始,沈阳市加大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将建设补贴标准由过去的每床每年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0~10000元。对已运营并达到星级标准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实际入住床位数量给予每年每人1500元运营补贴。通过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完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床位入住率。
同时,沈阳市从2015年开始推广建设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要求每个服务中心面积都在600平方米以上。截至2016年11月,全市建成最大的服务中心为于洪区丁香社区,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到2016年底,全市建成37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此外,沈阳市还要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房屋设施,且居家养老房屋设施建筑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2%。,设施的功能包括老年人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食堂等。
沈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市民政部门将通过市财政加大公共财政和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养老的倾斜力度,建立多个部门联动的养老服务业统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养老机构税费优惠、信贷支持、公共财政补贴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适时出台涉及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公建民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环境。
全省去年新增养老床位1.2万张
全省去年新增养老床位1.2万张,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797家,床位总数达26.4万张。
记者近日从省民政厅获悉,我省去年下拨补助资金7400万元,支持各地农村敬老院和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完成消防设施改造269家,占应改造机构总数的37%。
去年,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省老龄办联合印发了做好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工作的通知。与省发改委联合争取国家资金8735万元,支持我省新建、改扩建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室17个。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等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省民政厅与省卫计委制定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关爱农村留守老人的有效模式。农村五保对象年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6615元和4407元。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