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今年沈将建2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

来源: 华商晨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各地主要养老模式

旧观念总认为“养儿防老”,老人就应该由子女来照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住养老院、以房养老等养老模式开始被很多老人所接受。这些养老方式哪种适合你?

居家和社区养老很受欢迎

马翠青老人今年68岁了,总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是儿女都住得比较远,平时家里基本上就是她和老伴儿两个人。提起最近几年社区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马翠青老人挺满意的,“现在的社区办得可好了,专门开辟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每天下午都有好多人去,可热闹了。不像刚退休那会儿,我们每天的娱乐活动基本上就是在楼底下晒晒太阳聊聊天。”

现在每天下午马翠青老人都要去社区的老年中心呆一会儿,她最喜欢去社区的小图书馆看书了,有时候也借回家去看。此外,她每周还会去参加百姓小剧场的唱歌排练,“我们还有自己的文艺演出队,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有合唱队、舞蹈队,还有演奏乐器的,加起来有260人,如果觉得累了,社区还有休息室,可以躺床上休息一会儿,还可以打打牌、做做按摩,总的来说,为我们老年人提供的服务真是太周到了。”马翠青老人说。

点评:记者调查发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喜欢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这样既不用离开自己的家庭,还能享受到社区各种便利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相互依托的,主要是生活在家庭,由社区提供各种养老设施和服务。

养老机构 公办火爆民办遇冷

王大爷今年78岁了,老伴也有75岁了,身体状况都还不错,到现在老两口在养老院已经住了五六年了。前些年,王大爷和老伴轮流在两个儿子家住,孩子们也都很孝顺,可没想到过了几年,他俩非要去住养老院。“儿子、媳妇每天早出晚归,上班都挺累的,我们也想给他们减轻一点负担,平时在家没事就主动承担了做饭、洗衣服等一些家务活,谁也不想拖累孩子啊。”王大爷说。谁知有一次,老伴在洗衣服时不小心摔倒了,躺在床上几天都下不了床。王大爷心里就开始琢磨了,虽说儿子长大了,但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孩子,住在儿子家里,总有操不完的心,还不如分开住呢。于是不顾儿女的反对,老两口搬到了养老院。

说起在养老院的生活,王大爷非常满意,他说:“我们这里环境很不错,远离市区,空气很新鲜,每天练会儿太极剑,打打牌或者下会儿棋,有很多老伙伴在一起,大家过得很开心。”

点评:提起住养老院,也许有些人马上会觉得肯定是儿女不孝顺,不想照顾老人,可是事实上却不尽然,现在的很多公办养老院,条件和服务都非常好,老人住在里面可以得到很全面的照顾,很多老人自己就非常愿意去住养老院。

以房养老 你愿意吗?

“以房养老”就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保监会为此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凡是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均可参与投保,试点期间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

不过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大多数家庭由于种种顾虑,比较难接受这种养老方式。

“家里有房,肯定是要留给子女呀!”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尝试“以房养老”时,60岁的孙文芝大妈脱口而出,“何况现在的房价这么贵,孩子们的压力也挺大的,我们能替他们分担就分担一点。而且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孩子也很有孝心,老年生活不用发愁,根本用不着依靠房子来养老”。

点评:“以房养老”试行后,除了各地市民兴趣不大,连保险公司都兴趣寥寥。记者也对一些市民进行了采访,大多数人都表示不能接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将自己居住多年的房产抵押出去,而不是留给子女,这样的现实是很难接受的。据《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