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近年来,我省各地持续深入地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激发全省创建热情,形成浓厚创建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我说创城新变化”专栏,从群众视角,用百姓语言报道创城给全省各地带来的新变化,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刘冰洋)如今,走在省会街头,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扮靓城市的同时,也让市民受到了润物无声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看,这个铁艺的公益广告造型好漂亮。”刚从石家庄万达广场出来的省会市民张女士感叹道。在石家庄建华大街槐安路至槐中路段,设置了50个落地式铁艺公益广告。它们采用新颖的铁艺材质,将广告内容立体化,成为街头亮丽的风景。
铁艺公益广告只是石家庄街头众多造型新颖的公益广告的一个缩影。在师范街中山路交叉口西南角,白色实体围墙上喷绘咖啡色边框,边框内镶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画面的设计,简洁大方又十分醒目;师范街省三院实体围墙上采用书本形式的公益广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漫画字样式,设计新颖,形式多样。
省会市民郑先生说,在联盟路沿街门店的LED屏上,以前都是商家的广告内容,如今也开始滚动播放创建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
“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以工地围挡广告、灯杆道旗广告、大型LED显示屏、沿街商户自有电子屏等为载体,制作了一大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公益广告。”石家庄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置户外公益广告不仅是创城的需要,更能弘扬道德风尚,传播文明理念,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良好文明风气的形成。
据了解,截至目前,石家庄市主城区已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牌6000余块;在1500余个灯杆设置道旗公益广告5000余块;增设、更换围挡公益广告700块,面积71000平方米;沿街商铺的2700多块LED显示屏增加播放公益广告内容,每天播放次数40余万次。在很多公共场所达到了“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效果,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