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阳
进入10月份后,银行理财市场也进入了年末传统旺季。与前三季度理财产品收益的高歌猛进不同,近期理财产品不论收益率还是发行量都表现“冷静”,并未出现翘尾行情。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去杠杆情势下,同业理财规模显著较少,理财资金配置加速回流实体经济,都在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及收益率。不过,年末资金成本上升仍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两个月可能会迎来银行理财收益率的小幅走高。
年末理财收益表现平稳
“虽然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感觉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不太理想。”燕赵都市报记者在裕华路一家国有银行进行走访时,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投资者如是说。记者注意到,在这家银行里,大多数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在5%以下。
记者向该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表示,一些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该大堂经理说:“我们产品的募集期短,一般买了就能计息。你再看那些股份行的,募集期就半个多月,把钱放到里面就是活期了,最后的收益其实差不多。”
记者在裕华路一家股份制银行看到,该行5万元起购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保持在4.65%-5.0%之间。收益率超过5%的理财产品的起购点多在50万以上,其中还包括一些新客理财产品。
该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最近来网点咨询产品收益的人明显增多,不过产品的收益率确实不及大家预期。该大堂经理坦言:“总体而言,比起今年上半年4%的水平,现在还是明显上涨了。稍微高一点的产品基本都是很快认购一空。如果还想要更高一点收益的,可以去小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看看。”
与此同时,燕赵都市报记者还注意到,10月份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还出现了“期限与收益倒挂”的现象。一些6-12个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至高于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收益。
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银行理财市场报告显示,10月份有465家银行发行832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增加18家,产品发行量减少1311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8%,较上期下降0.02百分点。
资产端收益下降影响产品端
实际上,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政策效果明显,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减小显著,预计全年的理财规模难有大增长。另外,严监管政策也遏制了资金空转现象,使得理财资金配置加速回流实体经济。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上半年)》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上半年,累计20.93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权益类投资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首次超过了70%,增幅为6.51%。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一旦理财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银行还是愿意选择可以承受高成本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但现在这些项目又受到严格限制,银行也要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一些城商行或者农商行在这时候提高理财产品收益,也有‘年底冲量’的可能。”
作为银行理财资产端的主力,债券市场的走势也影响着产品端的收益率。普益标准研究员表示,10月份债市疲软,传导至产品端,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会表现出同向走势。不过,资产端的收益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更多的是定价的底线,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也与监管收严的预期、季末因素的缓释有一定关系,这也是影响理财产品发行量下跌的主要因素。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