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融创的半年报和年报发布会,是媒体记者争先恐后要主动去参加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能到现场透露很多干货。
2016年,孙宏斌曾经说过,这次宏观调控的严峻程度是不可想象的,会改变购买预期。
这次会上,孙仍然判断,“宏观调控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放松,因此我们还非常小心谨慎,2016年到现在几乎没有在公开市场拿地,现在还是如此,安全是第一位的。”
大家都知道,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地王潮就是在2016年发生的,那时候土地炙手可热,房企头脑发热。
2016年底,融创悄然启动内部预警机制,不再参与公开的土地拍卖,避免接盘高总价、高溢价、高单价的“三高”项目。
后来因为地方政府限价,当时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几乎都被套牢,很多地到现在都不敢开发或者开盘,只要卖就得亏本。
所以这一点上,你不得不佩服老孙的眼光,不跟风去公开市场上抢地,不拿地王,只要地不买贵了,就没问题。
今年上半年,融创进一步提高拿地标准,控制拿地节奏和规模,合计获取土地总建筑面积2920万平米,权益建筑面积1545万平米,平均土地成本仅为3620元/平米,为近年来获取土地均价的新低。
截至6月末,融创拥有土地储备2.31亿平方米,总货值高达3.29万亿,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并购获取,超过92%位于一二线及环一线城市,土地平均成本仅为4470元/平方米。对应同期超过16000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而言,融创可运作的利润空间十分丰厚。
孙宏斌曾公开说,房地产企业最大的风险便是在于买贵了地。因此,融创在具体的运营中,始终坚守着“不买贵地”的准则。
他同时判断:“过去两年,无论是公开招拍挂还是收并购,卖方预期都在一个比较高位的水平上,但是,未来一两年,卖方的地价预期肯定会往下走。”调控之前涨得少的区域,可能未来的地价水平不会有大幅度波动,调控之前就涨得比较高,同时供求关系也有问题的区域,未来地价可能会出现持续下调。
孙宏斌说:“我们投哪个城市,你如果不住,就没必要买,还是买我们股票吧!”
“现在我对买房子的建议是,有购房需求的,比如结婚,可以买。如果投资,还是买股票好,比买房子好很多。”
老孙这明显是在落实房住不炒的中央指导精神嘛。
正是因为融创这些前瞻性的研判能力,以及聚焦于一二线城市的战略布局,所以今年的中考,融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几个关键的数据:
营业收入46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5.3%;
毛利润115.3亿,同比增长251%;
归母净利润63.6亿,同比大涨287.7%;
归母核心净利润66.1亿,同比大涨292.3%。
毛利率24.7%,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
净利润和核心净利润是衡量一家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参数,融创这两项指标接近300%的涨幅,是公司有史以来取得的最高同比增幅。侧面也说明过去三年是大房企躺着赚钱的好时光,现在到了账面的收获期。
孙宏斌表示,今年房地产企业的业绩普遍不错,因为反映的都是2015年、2016年的业绩,但2年以后各个公司的业绩会分化比较严重。当然他认为,“融创会越来越好的”。
销售数据快速提升:
融创2016年实现合约销售1506亿,同比增长120%;
2017年实现合约销售3620亿,同比增长140%;
今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915.3亿元,同比增长76%;
今年1-8月,融创完成的合同销售额已达2657亿元,完成全年4500亿销售任务60%。
按照这个规模,大概率融创今年又是行业的第四,排名碧桂园、恒大、万科之后。但老孙现在更看重的是安全第一,希望能够脚踏实地,能够比较安全的前进,保证现金流充足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提升市场份额和经营绩效的事。
所以今年以来,在去杠杆的宏观环境下,融创也在坚持降杠杆。 今年上半年融创的有息负债持续下降,较上年末减少近百亿。
据融创的高管透露,降杠杆是融创这两三年非常确定的方向。未来几年,融创的杠杆率还会持续的下降,净资产水平则会持续提升。
截至6月30日,融创拥有现金余额874亿元,与上年末保持平衡。债务结构上,融创保持长短期的合理比例配置,一年内到期之短期负债及长期负债当期部分仅753亿,现金余额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孙宏斌自认为主业做得不错,说融创一直是榜样,没有赶超任何人,“很多人都在学我们,一个就是学我们并购,第二个学我们布局,我们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变化以后,三四线城市冷得比较快,第三学习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融创的平均售价是房企里面最高的,主要在于它的产品线定位比较高端,面向的人群主要是中高端,目前,融创的壹号院系、桃花源系和府系等,都是品质非常好的高端产品线,在业内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口碑。
今年下半年,融创拥有可售货值约4900亿元,分布于一二线合计74个城市约360多个项目中,预计全年实现年初既定的4500亿销售目标已无悬念。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拥有产品、品牌和运营优势的龙头公司也将会继续保持高增长。
责任编辑:张世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