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财经故事 > 正文

吃出千亿海底捞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未来海底捞的扩展之路,还会这么平坦吗?

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后,海底捞的股价又跌至接近发行价17.80港元。

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18.8港元,随后大涨,上午9:40前后,海底捞股价报19.58港元/股,冲破千亿港元市值。随后,股价走低,截至下午16:57,海底捞股价报17.82港元/股。

海底捞IPO发行定价为17.8港元,每手1000股,即投资者最低入场门槛费用达1.78万港元。这一价格高于早前上市的歌礼制药的1.6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截至目前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按照发行价17.8港元/股计算,海底捞市值约为943.4亿港元,创始人张勇和妻子舒萍的身家接近57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06亿元)。

有分析认为,海底捞选择在盈利水平最高、扩张速度最快时上市,给予市场极高的增长预期,估值已经接近乐观预期下的天花板。

未来海底捞的扩展之路,还会这么平坦吗?

为何被看好?

1.超强的赚钱能力

2017年,海底捞位居火锅市场占有率排名榜首,并成为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同时,根据沙利文报告,以2017年收入计算,海底捞在全球中式餐饮业中排名第一。

根据海底捞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海底捞主要营收来自于餐厅经营,占比达到97.4%。海底捞年服务顾客超过1亿人次,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73.42亿元,同比增54.4%。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17%。招股书揭示了它超强的赚钱能力:

你每消费100元,海底捞的股东赚走大概14元(没扣利息和所得税),食材成本大概40元左右,员工薪酬分摊大概29元左右,房租及装修折旧、水电分摊大概12元左右,行政、差旅、管理分摊大概5元左右;

海底捞平均一家店一天要接待1400名客户,这些客户带来的收入流水在10万-13万元之间(人均消费70-100元),一个店一年收入4000万元左右;

如果按照14.5%的息税前净利率计算,那么海底捞平均一家店一年利润600万左右;

截至2017年底,海底捞拥有273家店,这些店的营收加总在一起是110亿,利润加总在一起是16亿(未扣利息和所得税)。

从这组运营数据可以看出,海底捞在高营业利润率的同时,创造出极高的单店收入能力,两者相乘,利润规模无敌。

2.超高人气

摄影:黄庆军

海底捞凭借近乎“变态”的服务,俘获了一众忠实的消费者,在知乎上关于“海底捞有哪些让人难忘的服务细节?”的话题高达4700万次的流量次数,在抖音上参与海底捞话题挑战的视频超过12亿次播放,其人气之高不言而喻。而业内认可的翻台率与扩张速度亦能说明海底捞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翻台率是海底捞为外界所称道的一项指标,这两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一直维持在5次/天左右,且连年上升。在海底捞2017年开店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翻台率却不降反升,从2016年的4.5/天提升到了2017年的5次/天。

从去年开始,海底捞进一步加快了开店速度,并开始重点拓展二三线市场。2017年海底捞新增店量98家,今年上半年新开71家门店,截至2018年6月30日已经在全球有341家门店,其中包括316家国内门店和25家海外门店。

海底捞招股书显示,其在一二三线及以下城市都有铺设餐厅网络,其中二线城市成为海底捞的助力。

“我一直考虑怎么活下去,有些人总是考虑怎么做大,反而没活下去,结果就剩下我。”2015年,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如是说。当时只考虑活下去的张勇,如今却越做越大。

摄影:邓攀

秘诀

《海底捞你学不会》(此书为黄铁鹰教授2010年所著,本刊策划)中描述了一个对顾客服务到极致,对员工关怀备至的“大家庭”,“变态”的服务于“家文化”变成了海底捞的标签,但其成功的真正秘诀却并不在此。

申银万国在8月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海底捞成功因为服务好是典型的幸存者偏误,背后核心是集团强大的全产业链布局与开放生态。

底料环节:颐海国际不仅确保海底捞底料的长期更新且稳定,且第三方业务发展迅猛,18H1整体净利润增长170%主要由第三方业务贡献。

食材环节:扎鲁特旗为海底捞专门提供优质牛羊肉,蜀海供应链已衍生至为七天便利店、九毛九、麻省理工等热门餐饮与便利店提供食材全案总包,有望成为中国Sysco。

管理环节:微海咨询深耕餐饮培训赛道,将海底捞大学转变为招聘+培训+咨询一体的管理培训企业。

技术环节:蜀韵东方深耕餐饮装修,红火台专注餐饮SaaS。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及施永宏控股7家公司间接控制8家有代表性的产业上下游公司,完成了对火锅全产业链7大环节的布局。

包括其:调味品、食材、供应链、技术等等,加之海底捞的特色服务以及火锅在餐饮领域中的优势,光火锅相关产业链上的拓展延伸一年就能给海底捞带来不小的收益。

生态链的形成,使海底捞在传统餐饮企业中具备了核心优势。张勇曾表示,他认为海底捞最强的地方并不是产品或服务,而是供应链。

除了生态链,以“师徒制和利益捆绑”为核心管理体制也是保证海底捞高速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取扁平化管理方式的海底捞在培训机制上制定了“师徒制”。每个员工在进入海底捞工作时都配有一名师傅,二者的利益是牢牢绑定在一起的。一个老店长带出的徒弟如果开了新店成为了新店长,那么老店长将有两种薪酬选择方案:

方案A:拿其管理餐厅利润的2.8%;

方案B:拿自己管理餐厅利润的0.4%+徒弟管理餐厅利润的3.1%+徒孙管理餐厅利润的1.5%。

这种制度能够激励老店长为海底捞培养更多的新店长,也为海底捞快速拓店打下基础。

为了激发店长的战斗力,提高单店盈利能力,海底捞还引入了末位淘汰制。海底捞会给到每家分店A、B、C的评级,A级店的店长拥有开拓新店的资格,而连续几个月归于C级的分店则有可能面临淘汰,同时,C级店店长的师傅也会一同遭受惩罚。

摄影:邓攀

危机与挑战

2013年,张勇曾预判道:“五年以后,海底捞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不行了,管理跟不上,肯定完蛋。第二种可能性是活下来,那五年后一定面临国际化的问题。”

如今,5年过去了,海底捞成功踏入了资本市场。但它依旧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外界对海底捞一片赞誉时,张勇处于焦虑的状态。

《海底捞你学不会》将张勇推上了“一代宗师”的位置,他自己却很困扰,觉得自己是稀里糊涂被架到这个位置。在外界一片赞誉之声环绕的2011年,张勇曾在自己微博上写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就是海底捞的现状”。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张总太谦虚。张勇试图再说服对方:“我自己哪个脚趾头痛,我自己知道。”

如今,海底捞曾经被证明有效的经营模式,在组织壮大之后、在不停有新的模仿者出现、在实体经济受到移动互联网冲击时,也已走到被颠覆的边缘,海底捞必须向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企业转型。

2017年,海底捞的员工成本占比接近30%,远超行业水平,而这部分成本降下来的空间很小。依靠人,海底捞保证了服务质量,但另一方面,这种管理体系对人的依赖度过高,而组织力正是限制中餐连锁标准化和规模化最大的挑战。

很大程度上,海底捞并非一家出售火锅产品的公司,而是一家出售服务的公司,这是它区分于其他传统餐饮企业的最大亮点,对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海底捞的大部分餐厅场所均为租赁。2017年,海底捞的租金成本占收入比例为3.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5%,这部分价差来源于它的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溢价,很多商场给予免租待遇。但通过商场免租降下来的成本不一定可持续,从长远来看,一旦这部分成本上升,将直接影响利润率。

近两年来,海底捞明显加快了门店扩张的步伐。招股书显示,海底捞本次IPO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市场扩张,而随着连锁企业规模扩大,出错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食品安全及质量稳定性也是海底捞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海底捞官网上食品安全一栏,醒目地挂着:“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我们明白,抓好食品安全这条路虽然曲折而艰辛,但不会白走。”

2017年8月,据《法制晚报》报道,海底捞在北京的两家餐厅中有老鼠,并且洗碗机黏着油性的食物残渣,且一名员工正在用汤勺修理下水道堵塞。这个轰动一时的“海底捞后厨事件”,被称为海底捞的“扩张并发症”。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给海底捞品牌带来严重的冲击。如何在高速航行中保持正确的航向,成为海底捞眼下最需要正视的问题。

对于规模如此巨大的餐饮企业,任何一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都会成为整个集团的“黑天鹅”。如今,海底捞已经上市,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能在它的股价上反映出来,而且随着门店越来越多,食品安全将不断考验着海底捞。

此外,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流动负债。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5年~2017年三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040万元、3.86亿元和11.56亿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14.42亿元。
 

责任编辑:张世芳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