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已上报国务院,或将出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地域范围涵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等8个地市。
早在2004年2月,京津冀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廊坊共识”,被认为是铺就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之路。随后,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建立,三地合作开始从务虚转为务实,区域规划开始进行调研编制。历经近六年时间调研、编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
京津冀产业新定位
无论是从产业部门或是工业行业的区位上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优势的部门与行业的覆盖面以及涉及的领域都是非常全面的。其体系完整的程度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与此同时,伴随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京津冀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也得以完善。
尽管如此,京津冀都市圈总体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落后,人均GDP较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较大差距;其次,在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京津冀都市圈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另两个三角洲都市圈地区。
据消息称,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对北京、天津和河北八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更明确的发展定位。北京重点发展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科研、文化、教育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以及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而天津在现有加工制造业优势与港口优势基础上,定位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八市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解三地产业同构之困
按照城市定位,三地产业结构需要经历一次大规模重构。以京津为例,京、津两市虽处在一个经济区内,但行政地位、经济实力相近,缺乏珠三角区域系统行政同属一省那样的共同利害关系,也缺少长三角区域系统以上海为绝对中心来统领整个区域的内在凝聚力。
另一方面,京津在以往的产业政策上求大求全,均强调“一个不能少”,导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使得产业结构趋同加剧,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严重,许多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不必要损失,还造成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基于这种现实,京津冀三地应在合理定位基础上,实现三地合理分工。目前迫切需要三地形成一脉相承的产业链。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北京可以依托研发优势,天津拥有政策优势,河北拥有众多生产企业,三地可以共享产业利润,共担风险。
实现对接合作新兴产业 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区域经济核心所在,是我国北方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依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京津冀应紧抓有利时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做大做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可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现代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十大产业展开,其中新兴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
另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中政府和企业应需协调发展四大着力点,第一,加大京津冀都市圈内部相互合作。第二,完善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第三,遵循京津冀都市圈产业错位发展的原则。第四,注重掌握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中的自主知识产权与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使京津冀都市圈在环渤海区域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京津冀未来展望
建立“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转移工业园
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政府推动,促进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使产业转移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以及区域资源、环境等因素,实现两地的合作双赢,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高度结合的新模式。
为加快北京市产业转移,解决北京市和天津市间出现的产业趋同和“京津冀都市圈”内产业链断裂等问题,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政府应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都市圈”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中间产品外包、整体搬迁、直接投资、并购等方式,在“京津冀都市圈”内进行转移,进一步优化都市圈已形成的产业梯度,并通过产业转移和聚集,修补并延长区域内断裂的产业链。
构建京津冀都市圈“三小时”交通经济圈
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现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一个阻碍,尤其是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各市的道路交通建设。构建京津冀都市圈的“三小时”交通经济圈在城市规划中,通常有半小时、一小时和三小时交通圈的区分,半小时代表了“购物圈”,一小时代表了“通勤圈”,三小时代表了“都市经济圈”。在三小时车程内,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强,要素流动便捷,符合都市圈核心城市辐射半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半径500公里的区域以内,共同构成了京津冀都市圈的“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这就需要两市三地共同统筹规划道路交通建设;共享已有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发新的资源。
建立区域间经济补偿机制
京津冀都市圈总体自然生态条件较差,尤其是水资源相对缺乏。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要从头抓起,从上游、基本措施入手。这就要求上游治理工业污染和限制排放,以涵养水源;风沙源区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工程的建设,以防风固沙改善大气环境。上下游区域、风沙源治理和受益区之间的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将成为规划方案实施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有力保障。申请国家环境补助,与上游地区和风沙源治理区进行协商,为上游地区和风沙源治理区提供技术帮助和资金支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杨旭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