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昌平区医院就诊者越来越多。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开篇语
今天,北京市两会大幕拉开,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将在这里发声。两会期间,本报将推出“聚焦民生”系列报道,用一线记者的笔触聚焦关乎民生福祉的热点问题。报道中,我们将采访官员,剖析、跟进热点政策,并邀请代表和委员发表真知灼见,求解北京市民的幸福之策。
今天,本报以“医”为关键词,推出“聚焦民生”之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案基本完成。
“我将在市政协会议上,首先向政协委员介绍新型三级就医体系的概念。”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在两会开幕前夕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她提及的“新型三级就医体系”,其实就是即将出台的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案中的内容。
目前,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案已基本完成,将在报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审批后公布。本市新版“就医地图”中,五环内将不再新建大型医院。
焦点1:布局
医疗资源密集区控床位规模
“要统筹规划首都地区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之前公布的医改方案提出这样的目标。
即将公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范围是:全市除部队医疗机构(含军队和武警医疗机构)以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这是本市首次在市级层面上,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洗牌式”的布局调整。
参与此项规划起草的邓小虹表示,北京有着丰富的优质医疗资源,但都聚集在中心城区,而郊区县和新城医疗资源相对稀少。目前,中心城区大医院外地患者就诊比例高、城区人口外迁及新型城区发展造成的“看病难”现状,已经影响了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也造成了中心城区交通、环境和能源压力日益严重。“以西城区为例,三级医院有七八家之多,但西城区的人口却在外迁中逐年减少”。
这份有效期为5年的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本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迁建、转型、整合等方式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通过“三步走”把优质医疗资源“外输”。
“三步走”即东西城、石景山等医疗资源密集区,将严格控制床位规模,并通过资源结构优化和转移等方式使为本辖区常住人口服务的床位规模逐步稳定在配置标准上;朝阳、海淀、房山、昌平等资源适宜区将维持现有床位规模不超过配置标准,并进行资源结构优化;而医疗资源较为薄弱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等重点新城和规划有外迁人口安置区、大型住宅居住区等区域将获扶持政策倾斜。
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十二五期间,本市将控制公立医院发展建设规模,五环内不再新建和扩建床位在800张以上的公立综合医院。
焦点2:体系
每50万人一个区域医疗中心
去年,全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相比前年增加一成左右。在逐年递增的在京就诊人次面前,如何缓解改善目前大医院看病难、社区医院“门庭冷落”的现状,这些本市卫生部门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均在规划中找到了答案。
毛羽表示,为逐步调整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本市新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将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常住人口达到30万至50万人口的区域内,打造一个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核心,包括二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及康复院等在内的区域性健全的就医体系。其中,区域医疗中心是指为辖区居民提供急危、疑难病症诊疗服务的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同时承担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任务,包括10个远郊区县的区县医院和由城区迁至当地的三级医院(或其院区)。
以50万人口拥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计算,全市将打造超过40个区域医疗中心。以实际居住人口有200万人左右的大兴区为例,至少应再有两三家大医院,目前,除大兴区医院外,已计划在当地建分院的北大医院和同仁医院亦庄院区都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三级水平的医疗服务。
“此次规划调整的目的,就是让百姓不再一有病就往城里跑,而是就近享受各级医疗服务。”邓小虹表示,城区大医院与11个远郊区医院已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通过近5年来大医院专家对口的技术力量支持,目前11个区医院已经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