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柯达:成功为失败之母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近日,一条有关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地——美国好莱坞柯达剧院将可能被迫更名的消息,给柯达这位昔日胶片行业霸主的脸上,再度蒙上阴影。

说起来,柯达已是家百年老店。2012年,它将迎来自己132岁的生日。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今年1月19日,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伊士曼·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向纽约曼哈顿的一家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所谓破产保护申请是指,根据美国法律,当一个公司面临山穷水尽的境地时,可以援引《破产法》的相关条款来重组业务,以争取再度盈利。既然已身陷绝境,就应该学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像冠名好莱坞剧院这样阔绰的大手笔自然与现时的窘境太不相符。

事实上在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之前,这一品牌就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偶尔被提及,也是负面消息缠身。但是,翻开历史的相册,这位“黄色巨人”所走过的路,曾经留下许多精彩的“柯达时刻”。

“你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这则闻名世界的广告语,是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在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著名口号。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这就是柯达公司的前身。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复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玻璃感光板的容器等,而更为复杂的则是操作,如果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一般人根本无法驾驭这个庞大的家伙。在伊士曼的努力下,一款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士曼为它取名“柯达”。

1975年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降临柯达。柯达的工程师斯蒂夫·萨森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第一台数码相机。不过,公司管理层对于这个新鲜玩意儿似乎并不感兴趣。一方面,当时冲印照片依然是人们保存影像的首选方式;另一方面,柯达担心数码影像会冲击自己的胶片市场,进而影响公司的巨额利润。事实上,在上世纪70年代中叶,柯达已经垄断了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如此看来,这一技术革新,确实没有必要。但是后来的技术发展史却证明,柯达公司最终就是栽在了自己的这一发明上。

业内普遍认为,在传统影像没落和数码影像崛起的转换期,柯达未能及时把握转型的机会。2000年~2003年,柯达胶片利润下滑了70%。直到此时,柯达才意识到前景不妙,数码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随即,柯达宣布停止投资胶片业务,开始寻找转型之路。为表决心,2007年柯达甚至炸掉了自己的胶片大楼。但这个举动并没有挽回柯达江河日下的颓势。2009年柯达决定忍痛割爱,将拥有长达74年历史的全球首款商用胶卷Kodachrome退市。在数码相机传感器技术方面,柯达CCD色彩成像技术始终未能有效解决高感问题,此外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只有莱卡等少数厂商还在使用柯达的CCD。去年11月,柯达的CCD传感器部门也被出售。曾经的数码技术先驱,最终却被数码时代无情地抛弃了。

相比在数字化道路上患得患失、举棋不定的柯达,老对手日本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这条路上走得更坚决。自从1999年研发出Super CCD技术后,富士就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数码业务,并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完整掌握数码相机技术的厂商之一。2002年,柯达产品数字化比例只有25%,而富士已经达到60%。

曾负责胶片业务的柯达前高管鲍勃·肖恩布鲁克承认,柯达曾经拥有令人羡慕的竞争优势,但如今这一优势已荡然无存。不过,虽然柯达的股价已经跌至每股不到1美元,且市值还不足1.5亿美元,但外界普遍认为,柯达所拥有核心价值在于其100多年来所积累的数量庞大的技术专利。据估计,这些专利的价值至少在30亿美元以上。而柯达也正在为这些专利寻找下一个归宿。

推荐理由:

“黄色巨人”柯达公司在胶片业鼎盛的上个世纪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在为世人保留下精彩瞬间的同时,自身也仿佛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然而,这个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逐渐取代了昔日的胶片和显影液,柯达这家百年老店终于走到近乎关门大吉的地步。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曾经的数码技术先驱,最后却倒在了数码应用兴起的时代。

在柯达申请破产保护的同时,人们谈论更多的则是另一家企业——Facebook天文数字般的IPO。虽然分属不同行业,但Facebook这家年仅8岁的互联网企业知名度及品牌认同感毫不逊色于柯达。柯达的失败充分证明了,在数字时代,任何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甚至随波逐流的做法,都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和遗忘。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