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重庆-赫尔辛基航线成功首航,陈袅与另一名重庆籍同事在新闻发布会上亮相。
今年27岁的陈袅,与其他13名重庆姑娘一起,成为芬兰航空在渝招募的首批空乘人员。本月15日,她也将踏上直飞芬兰赫尔辛基的航班。陈袅说,“如果服务的对象是重庆人,我们是被允许说家乡话的。”
巴蛮子:这个可以有
飞国际航班的空姐,被允许说家乡话,这事透着新鲜。这是该航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人性化的体现。对于重庆籍乘客来说,这家乡话一摆起,很具“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和力与催泪弹杀伤力,确实“安逸惨老”。
尤其是那些在外面呆得久的重庆籍乘客,上机便会有“如归”的感觉,这对具体航线增添竞争力,无疑大有裨益;而且,空姐多懂一些方言,关键时候能对个别特殊需求的乘客进行个性化服务,或可有效消除沟通障碍。
妖声一辩:担忧发挥过头
细嚼慢品一下,这不是规定要求,不像某些业界,必须双语服务,汉语来一次,英语来一次,很规范。在这里,针对家乡乘客“被允许说家乡话”,是给了空姐自己掌握的,也许乘客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乘客会感觉亲切,但有的乘客可能会感觉你小家子气,尤其是那些听不懂的外地人,若把握不了度,发挥过了头,有可能会损及服务的规范性。
你想啊,这空姐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执行的是一种服务的职责,并同时具备窗口形象的使命,一言一行既是面向具体服务对象,也是显示着航空公司的形象,甚至也还兼顾地方城市形象宣传,她不可能像闹市见老乡般唠叨个没完,理当以乘客感受为宗旨,以服务到位为目的。
伤齿龙:或可悠着点
从时代趋势与业内生态来看,不允许擅自说方言,其实是很多航空公司的明规则。从入职考试门槛来讲,一般都要求空姐普通话要达到一定标准,不能带方言语调变成椒盐普通话。
放大视野来看,哪怕不是航空公司,哪怕是地上公交,水里游轮,若司乘服务人员说方言,给人的感受,除了亲近之外,也会有两种可能的感受,要么是觉得你傲慢无礼,尤其经济发达地区,似乎是强势地域文化的显摆,要么是觉得你土得掉渣。
当然,说穿了,这是人家航空公司的事情,只要乘客买单就可,但基于航班的公共服务性,且涉及重庆窗口形象,似也有言语一番的必要,我且姑妄言之,你且姑妄听之。
责任编辑:乔晓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