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拥有率说明什么
中国家庭拥有住房超过国际水平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是说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高达89.68%的家庭拥有自有住房,更说明“居者有其屋”的幸福感在中国已经逐步得以实现,中国家庭成为世界上拥有自有住房最多的国家。其二是说明了国人拥有“房产”的观念不仅依旧,而且越来越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住房市场“供不应求”,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其三是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国人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看到房地产市场火爆,就开始把房产作为投资的重要渠道,在实现自有住房的目标之后,愿意把多余的钱投入到房产上来,以期望获得更稳定的、更长期的投资收益。
然而,中国家庭住房超越国际水平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起码存在两个“问题点”,一个是催生了全民买房炒房的热潮。比如,城市住房的空置率越来越高,长期没有人居住,而且导致房价异常高企,同时也使得金融投资的渠道变窄。当人人都渴望靠房子增值时,就难免会出现资本大量堆积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其他投资渠道的畅通;另一个是劳动力的流动性受到制约。
在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的发展期之后,应当反思一些房地产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走向理性、健康的轨道,应当开放更多的金融市场渠道,激活劳动力和金融资本的流动,让市场“活分”起来。
唐卫毅
评判
这数字看上去很美
约九成中国家庭有住房,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这是一组看上去很美的数字。表面看,这给人一种中国人的住房问题是个伪命题的错觉。然而,这组华丽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此项报告,城市住房拥有率为85.39%,这一比率在农村显然更高一些,为94.60%,形成了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整体态势。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有房一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组数据有着较强的迷惑性。
譬如,你在城市里工作,在家乡农村有三间茅草屋,那么你也是这组数据里的有房一族。这显然与事实有着极大的割裂性。其实,这项调查报告的参考价值不高。
实际上,真正的住房刚需来自三个群体,一是城市青年,二是在城市工作或读书的农村青年,三是有着旧房换新房需求的群体。很多年轻人是远离有房产的家乡,在外工作,尤其是农村出身的青年人,即便家乡有房产,那房产的价值和实际意义,和城市房产不是同一等量级的,他们依然是实实在在的刚需,需要在城市里买房立足。
因此,“九成中国家庭有住房”仅仅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并没有反映动态的问题,更体现不出中国高房价的现实。此外,拿中国的住房拥有率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回避了中国的房地产经济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现实。
在很多发达国家,一般家庭五六年的收入,就可在大城市全款买套房子,在中国往往需要几十年,对于很多人可能就是一辈子。一言以蔽之,九成中国家庭有住房,并不值得骄傲和自豪,相反,其背后所遮蔽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侯金亮
观察
并非九成家庭有房住
“中国住房自有率全球第一”一说,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在包头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原建设部的一位副部长宣布,中国的“城镇家庭80%拥有住房,农村100%有住房,住房自有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我国“住房自有率世界冠军”的名号从此诞生,一直到现在这个名次,仍没有第二个国家赶上。
然而,近十年来,从官方和统计局的网站包括正式文件报告中,并没有任何资料表明,我国住房自有率已雄踞全球之首,而且,国家统计局也从来没有做过全国性居民住房自有率的统计调查,即便有对住房的调查,也多是对拥有自己住房的城市居民进行统计。
从大多数国家来看,所谓住户自有率,是指住在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家庭户数占整个社会住房家庭户数的比例。而国内住房自有率,是指自有住宅的建筑面积占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
显然,国内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率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际上把住房自有率与住房私有率画了等号,将自有与私有当成了一码事。
一般而言,国际上通用的住房自有率,是按以拥有自己住房的家庭户数为单位,来计算具体的比率。国内标准,则采用的是私有住房建筑面积占全部住宅建筑面积之比来推导出具体的比率。这种以面积取代户数的统计手法,遮蔽了住房自有率的真实状况,也反衬出我国保障建设占比太小,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也容易给人制造假象,仿佛高达89.68%中国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而实际上,89.68%的住房自有率,只代表89.68%的存量住房是私有的,并不代表89.68%的家庭都有了自有产权的房子。
吴睿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