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财经网5月29日讯(任永生 陈晓彬)
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巧手灵动,剪声嚓嚓,转瞬之间,一张美图对称展开,妙如魔术般的作品令人拍手叫绝,贴在窗上更是喜气洋洋,这就是烙在人们记忆中的剪纸印象。日前,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迁西县黄石哨二村王久伶家,看到了层层叠叠的吉祥花鸟,与别人用剪刀剪不同,这些剪纸竟是王久伶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因生计“抠花盆”
翻查关于剪纸的历史资料,记者得知,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所用工具既有剪刀,也有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作品大体相同,人们统称其为剪纸。王久伶所创作的刀刻剪纸因其样式大多以花盆式为主,当地人称其为“抠花盆”。
王久伶的“抠花盆”用的是薄宣纸,他常用一刀20张和一刀张80刀连在一起的宣纸。他用的颜料不比寻常,都是从北京、唐山购买的专业颜料。现在,王久伶用的宣纸、颜料都还是他10年前的存货。
把一张大宣纸平整叠压成6寸或4寸见方的小块儿,估摸有40、50张样子时停住,这就是叠纸。将纸小心裁好,在最上面和最底层各放一张白纸(上面的防手脏,下面的防蜡板进色),这是备料。下一道工序就是刻纸,好看的图样子王久伶早已成竹于胸,各种刻刀用起来得心应手。
细而薄的宣纸、锋利小巧的刻刀,曾经是王九伶一家人一年的期盼和过年的“嚼果”。
1938年出生的王久伶,9岁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心灵手巧而不善言语的他最初做过木梳,62年开始自己琢磨着刻窗花。讲起文革时要挂着语录才可以卖窗花的经历,他的脸上一片淡然。而我们在他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了太多的沉重。是啊,夫妻俩、年事已高的母亲、三个饥饿的孩子,一家人全年的工分加起来还要倒找给生产队一块钱,这日子怎么过?困苦中,王久伶带领全家人干起了“抠花盆”的营生,有年腊月他们竟挣到了100块钱,这在当时称得上是“巨资“了。
吉祥花鸟的窗花世界
今年75岁的王久伶眼不花耳不聋,叠纸、裁纸、刻图、水湮、上色,依然能专注投入,轻松自如。
“窗花是贴在过去纸糊的窗户上,白天阳光一出来,夜晚灯光一照,喜庆着呐。”王久伶老伴告诉我们,“我们家的剪纸拿到大集上去,卖得快着呢,1984年每张就是5毛,当时是挺贵的,可我们的剪纸总是第一个卖完。” 在挂历还没有出现的年代,远近村民们逢年必买剪纸贴窗花,春节天天能看得见喜庆。
忙时伺弄庄稼,寒冬腊月有闲暇,王久伶就拾掇起刻刀,刻出他心中早已成形的作品,幸福吉祥的愿望也离他越来越近。
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四季花开,王九伶线条秀美,色泽鲜艳的剪纸放在阴凉处保藏,过去20年也不会变色。还有清晰明快的十二生肖,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情、细腻的刀法、精美的色彩,堪称一绝!
谈话间,王久伶从里间板柜里拿出厚厚一个包裹,打开来,里面都是五颜六色的剪纸,精致的刀工和分层色彩的神奇组合令任何一张剪纸都惊艳无比,最可贵的是这么多年,那些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的成套花样还保留得非常完整。
“色要上好,刀刻的手劲儿要拿捏好分寸,十里八村老百姓喜欢我的剪纸,就是因为我有独有到的地方。”王久伶脸上洋溢自豪,75岁还腰不弯背不驼、精神矍铄,或许这就是他的精神动力吧。
难以割舍是剪纸
5毛钱一张的剪纸,王九伶一直卖到了1996年。随着农村家家户户的窗户改成了玻璃,随着挂历越来越流行,王久伶的剪纸市场一下子萎缩下来。2006年腊月二十那天,王九伶骑摩托去桃园村大集上卖剪纸,站了一整天,就卖了4块钱,还不够来回油钱,回来之后,王九伶就封刀了。
大集赶惯了,冷不丁不去,平时话就少的王久伶更不开口了,怎一个闷字了得!
怕老爷子闷坏了,全家人几经合计,孝顺的儿子帮王九伶在房子东边开了片荒,种起了菜。
两个姑娘长大出嫁了,儿子娶妻生了孙子、孙女。白天,孩子们忙着去厂子上班,老伴去串门儿,大院落显得空空荡荡的。这时候,王九伶常常会拿出各种刻刀,习惯性地在磨刀石上磨磨,单调的磨擦声之中,他有着别人无法感知的快乐。
王九伶平淡的生活在2012年发生了变化。
5月份时候,迁西县在香港组织集中招商活动,县委书记白春明亲自带走了王久伶300来张剪纸作品,精美的剪纸刚一亮相,就受到了中外客商沸腾般的欢迎。
柜子内,十几年前的宣纸收拾得妥妥当当;
桌子上,颜料依然还是十几年前那些不变的颜色;
园子里,生菜绿得可爱,黄瓜、豆角架子整整齐齐;
劳作闲暇,王九伶坐在畦垄上,常常很长一段时间走神儿……
责任编辑:贺一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