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和欧债危机的不断反复,使得国内政府实现“稳增长”目标的压力不断增大,于是,政府实现这一既定经济目标的方式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经济运行内忧外患
在国内宏观调控、外围经济特别是欧债危机再度恶化的背景下,中国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增速高点(12.1%)后持续下滑下来,至今已连续8个季度,预计2012年二季度可能会跌破8%。物价方面,CPI在去年7月见到6.5%的高点之后连续下行9个月,长期负利率状态已经转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在2011年5月达到25.8%的近期高点之后,持续下行已经达到了11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1年6月高点开始下滑之后,2012年4月已经回到了9.3%的水平。此外,进出口贸易、货币信贷等方面的数据也均下滑明显。
海外方面,2012年5月6日,希腊议会选举中获得组阁权的三个政党组阁失败,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阴霾笼罩全球资本市场。若希腊退出欧元区,全球的投资者将重新评估欧元资产的信用、流动性和汇率风险,对欧元丧失信心的投资者将转配非欧元资产,资金流出欧元区并推升美元指数;同时,投资者也会将资金从欧元区边缘国家转向核心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经济将进一步滑向深渊并可能将欧元区甚至美国经济拖向衰退,从而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继续恶化。
不对称降息利在长远
面对中国经济的持续下滑,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包括财政、货币、消费和投资等方面的组合政策。在此背景下,若经济增速仍继续下滑,降息作为一个货币政策手段或将被提上日程。从当前时点看,“稳增长”已经超越“控通胀”,成为当前中央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温家宝总理近期特别指出,要将“稳增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根据变化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
考虑到目前CPI回落基础不稳固,为稳定通胀预期、保持现在存款基准利率水平,管理层可以通过只降低贷款利率(或适当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的“不对称降息”放松,实现“稳增长”及“控通胀”的双向目标。
事实上,不对称降息主要在于降低了除了银行业之外各行业的财务成本,特别是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的沿海出口企业和电力等公用事业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民间资本的再投资,从而提高就业、推动出口和拉动内需。
而不对称降息的直接打击对象,无疑是银行,因为这主要降低了银行业的净息差,使得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放缓并可能降低银行放贷的积极性。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仍有近八成收入来自息差,多数银行在贷款利率中保有较好的议价能力。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走高,达到2.8%,较2011年四季度上升10个基点。若降息0.25%,可能减少银行业净利润近千亿元。所以,不对称降息的主要障碍在银行。
然而,过去9年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始终保持在15%以上,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A股整体的净利润增速和银行业(上市A股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对比来看,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更快更稳定,银行业占A股整体净利润的比重也持续上升。对比2011年和2007年的上市银行数据,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所有上市银行净利润均出现了100%以上的增长,部分股份制银行如华夏、浦发等甚至出现了300%以上的增长。
也就是说,尽管单边降息对银行短期盈利有所损害,但从长远看单边降息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平稳发展、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有利于降低银行业中长期的坏账风险,从而为银行业赢得了一个更好的长远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另外,在央行货币政策史上,不对称加息(或降息)也有先例可循。2006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而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刘方旭) :
责任编辑:韩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