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幸福痞子学雷锋”:企业要使员工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涉及老人要发现新人,成为新人的伯乐,最终还要让位于千里马,如何才能建立起这样的机制,发现最有能力的人并能做到人尽其用。如何使管理人员都愿做伯乐。
柳传志:核心一条是企业最高的负责人,他能够把机制使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对伯乐有好处,这样的话伯乐就会愿意发现千里马。
“幸福痞子学雷锋”:很多股份制企业一般都是在追求大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员工关系更多的是博弈,如何从企业机制上使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使员工能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如何使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柳传志: 如果企业股东和管理层做企业完全是为了短期盈利,那就是一种博奕,如果他想把企业做长,甚至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就不是博奕了。员工得到的回报是能够从中受到培训。而提炼出更有用人才本身,将会使这个企业更持续长远的发展下去,就变成了是一种彼此依存的关系。
网友“我要点点点点”:创业前都要遇上很多挫折吗?如果出来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怎么办?
柳传志:一般的说,创业企业都会遇到挫折的,除非是已经很有经验,又很有经济实力会进行二次三次的这种创业的企业,但初次的创业者都会遇到挫折的。
这时候人就要有所选择,创业本身的目的是要办起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本身是以持续盈利为目标的,而不是以他自己的喜好什么为目的,有的人创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以前的爱好,这两个是不同的,比如说我,我曾经就将需要变成了我的爱好,需要我去做我就会认真做。
网友“aokamu”:1、在投资者看来,不太可能上市的科技企业值得关注吗?2、IT背景的投资机构对传统产业的科技创业有“另眼看待”吗?
柳传志:投资者是需要求得投资回报的,如果被投企业不能上市,他是不是想过、预先安排过被更大的企业战略并购,使得他们能够退出。如果他们没有退出方式的话,一般投资者是不可能,或者不应该投资这样的企业。
一般不熟不做,但也有例外。当你去投传统行业,你到底有什么优势,像联想的君联资本的发起人,他们是IT出身的,但是他们对一个企业从小到大,要经过哪些环节,对企业成长的普适性规律等还是有研究的,但并不是所有IT行业的人都适合做传统型行业的投资。
网友“真正1919”:1.企业家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这个企业能够长久吗?
柳传志:企业从长远来看,没有社会责任感是不行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实际上员工希望企业能够有社会责任感,员工除了解决自己的温饱以外,他们自己都要有凝聚在一起的追求,而社会责任感最起码是这个重要动力之一。
网友“臭蛋的”:现在几乎每个行业竞争都很激烈,小商家的价格,客户资源等几乎都处于劣势,怎么样在激烈的环境与大公司竞争或发展下去!
柳传志:你如果想认真的在这个行业里运行的话,竞争表面看起来激烈,但是企业的运作者是不是对你所在的这个行业里边的每个环节都运作到了比较极致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有距离的。
网友“泰来猎头金融行业招聘” :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下,风险往往比想象中的要大,如果有想法,搞创业,自己办企业,坚持不融资,不借贷,不分权,是不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方案?
柳传志:资金足够的话,你可以不融资,不贷款,但是不分权的企业是做不大的。如果你有足够资金,你做一个四五十个人的企业还有可能,一把手进来把权收进来,不授权给其他人,全自己做的话,这样的企业就很难做好。
网友“温柔楚留香少爷”:柳叔叔我想问的是创业是选好项目重要还是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资金团队什么的。
柳传志:这个不能以一项为原则,一开始好项目肯定很重要,比如说30%的重要,资金比如占到30—40%,根据你这个项目的好坏,另外可能管理层的优秀管理者占了百分之三四十的重要,随着业务的发展下去以后,人的重要性就会逐渐增大,优秀的团队可以解决资金等问题
网友“onedot”:创业者在寻求各种投资机会的时候的同时如何规避创意和模式因泄密过早被复制模仿?联想之星科技创业对应有哪些措施用以减少创业者的担忧?
周自强: 首先,商业模式肯定会被模仿,所以防是防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执行,快速调整,快半步。所谓“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实是对团队执行力的极高要求。
网友“天地通远”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伙伴,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柳传志:首先我觉得在人品上,还是要有一定挑选的,不然的话就算是企业暂时能共患难,到了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有利润可图的时候,由于大家的,或者说价值观的不同,就造成很大的不愉快。最起码主要的核心价值观重要的几点能够一致,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最好能力上能够互补,如有的人善于做市场销售,有的人适合做企业规划,最重要的这里边是要有个核心的人,这个人要足够有能力,他说出来的话,别人能够信,这个核心未必一开始就比别人强了很多。
网友“界世看片镜过透”:请问各位嘉宾,您认为:中国的创业者与国外的创业者有什么区别?中国创业者最需要补强的主要有哪些方面?
柳传志:中国创业者对更高目标的追求,最起码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需要补强的东西,可能相对来说从教育体系上讲,要从根本上多去问些为什么,可能会更好一些。否则虽然他有很强的追求,但是真的能出大家,出大师,这种多少是不容易。
网友“知本咨询-冯占涛”: 科技与管理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如何平衡企业中管理与科技所处的位置?如何更好的通过管理推动科技发展?如果对技术持续进行创新,加之恰当的管理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从而达到长青的目的?
柳传志:科技成果一定要转化成为生产力,即转化为财务回报、社会回报、社会影响才有作用,而这必须通过管理来实现。实验室的成果如何量产,如何对成本和利润进行分析,如何让客户接受,如何进行客户服务,如何运筹资金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管理才能实现。
仅有科技成果,没有站在管理的角度将科技成果作为一个环节来看待的话,就很难得到刚才这个效率。怎么把这些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主要通过管理来实现。
网友“罗逸强”:请问,如何理解创业、打工心态的对比,又如何正确的进行转化?
柳传志:打工者是领工资的,创业者是给人发工资的,但是有可能领工资的人工资会几倍于创业者。但是创业者最起码能够掌握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要付出的更多,他有没有能力去掌握,这未必一定,对有些人未必是一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会带来烦恼。
责任编辑:张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