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财政资金是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之一。那么,政府采购是通过哪些具体操作环节来节约财政资金的?
“建立公开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是政府采购制度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马海涛说,从具体环节上说,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产品和服务都应实行政府采购,采购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符合条件的供应商都可以公平参与竞争,整个采购过程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打开中国政府采购网首页,各类采购公告五花八门,很是吸引“眼球”: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宿舍家具更新购置项目中标公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船柴油发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公告,中牟县2012年度危桥改造工程招标公告……细读公告内容,采购人、代理机构、中标企业、中标金额、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都一目了然。
财政部政府采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央部门、各省和地市三级的所有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中标、询价、竞价等信息是“全透明”的,公众都可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站上看到,部分县一级的采购项目也已在网上公开。
也正是由于采购信息公开透明,社会监督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采购中存在的“天价内存条”、买高性能产品当U盘等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整改,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在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同时,政府节约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规模优势实行集中采购。”马海涛说,这跟生活中购物一样,“散购”和“团购”的价格有很大不同。像电脑、打印机这些办公用品,各个部门集中起来统一购买,商家给的价格优惠肯定更大。“2011年,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两项加起来,占采购总金额的86.4%,规模优势得到较好体现。”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政府采购怎么避免花“冤枉钱”
财政部将完善采购品目的具体配置标准,杜绝“奢侈采购”等不规范行为
很多人关心,与市场价格相比,政府采购的价格到底是高还是低?对于实际执行中出现“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象,监管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管住这些“乱花钱”行为?
“一般来说,政府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要低,但也有比市场价格高的情况。”马海涛指出,政府采购确实存在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比如,为了满足各单位小额、零星采购需要,可以通过协议供货方式进行采购,以保证采购的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与采购存在着时间差,可能会出现当时的采购价格并不高,但产品到手时市场价格下调的情况,特别是像电脑、打印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价格波动大,给人的感受是政府采购价格高花了“冤枉钱”。而一些供应商,为协议供货提供与市场销售主流产品存在一定差异的“政府专供产品”,借此回避与市场价格的比较,使得部分品目协议价格高于市场价。还有,由于部分品目尚缺乏具体的限制性采购标准,一些采购人打着采购“办公用品”的旗号,购买一些功能“奢侈”、价格昂贵的产品。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品目协议价格高于市场价的问题,财政部已经着手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深化改革和调整。从去年8月开始,对电脑、打印机等,率先在中央单位进行批量集中采购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台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中标价格比协议供货价低了10%—15%,比市场价低了10%,打印机批量集中采购中标价比协议供货价低了7%—8%,比市场价低了10%。下一步,财政部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范围,逐步向全国推广。
对于一些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产品,通过不断完善协议供货管理制度,采取增加采购次数、缩短周期的办法,实行中标产品协议竞价和价格监测,加强对中标供应商履约情况的监管,来应对价格的变动,力争保持价格优势,节约更多的财政资金。至于一些地方出现的“奢侈采购”等不规范行为,财政部将进一步完善有关采购品目的具体配置标准,严禁配备明显超出机关办公基本需求的高档、高配置产品,拒绝所谓的“政府专供产品”,以遏制超标采购。同时,还将推进采购文件编制过程和采购结果的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马海涛指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管好采购预算是关键。预算这个基础打牢了,就等于控制了财政支出的源头。目前,一些采购单位预算编制计划性不强,漏编、隐瞒政府采购项目的情况,往往容易带来临时性的、随意性的采购。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