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时评:从外贸新数据看经济增长与转型之虞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年初以来,“外贸形势严峻堪比2008”等诸多焦虑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政府高层也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要采取措施促进外贸发展、稳定增长。然而,在一片“狼来了”的喊声中,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却给了人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低位回稳的态势,并且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

应该说,上半年的外贸“成绩单”着实来之不易。回头看看前三个月的外贸数据,真是无法不让人为之焦虑。半年来,为了稳定外贸增长形势,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在对上半年的外贸“成绩单”感到欣喜之余,仍然有些东西让人隐隐地觉得有些不踏实。

首先,高调公布的上半年外贸统计数据固然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和努力取得了实际效果,但同时也意味着,虽然自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中国经济要调整结构、逐步实现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然而经过四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仍然没有摆脱出口主导的模式。换句话说,在中国经济没有成功实现转型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还须看国外市场需求的脸色,因而外需仍然是影响中国进出口未来走势的最大变量。显然,这个变量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回暖势头还不稳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震荡可能持续甚至加剧,而与此同时,随着上半年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长,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又会有所抬头,诸多不确定因素使我们不得不对下半年的外贸形势仍然保持忧虑。

从中国过去30年的经历看,外贸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国际经验看,出口型经济模式可以作为一国经济发展初期的捷径,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家经济体系最终还是要完成从以外需为主到以内需为主、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到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

当然,一国经济的转型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中国经济的体量之大、内涵之复杂、区域发展水平之悬殊,使实现转型更是难以一蹴而就。我们认为,要完成这种转变,政府的引导和种种措施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核心环节仍然在企业自身,毕竟企业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企业的业务结构、增长模式实现了多样化,企业通过自身努力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了,那么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来赢得更多的订单,或者可以及时把过剩的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即使政府不出台各种刺激措施,我们的经济也可以持续实现高速增长。倘若实现了这样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就自然发生了转变,宏观经济的成熟度和抗冲击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缺少了企业的主动参与,国家经济模式的转型恐怕难以真正实现。

同样,企业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的成长需要适当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内在动力。倘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只是为企业提供“保温箱”、“避风港”,通过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使之安然渡过难关,则只会使企业丧失自我变革的动力,并继续按照固有模式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政府开始尝试结构性减税等新的改革措施,毫无疑问是一种积极的努力方向。当然,为了完成经济模式历史性的转变,现在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即要将危机之机变为机遇之机,这需要政府改变干预和管理经济的方式,使我们的企业有动力也有可能成为独立、自主的真正的市场主体。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出口、消费、投资这三驾马车能够并驾齐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再为某个月、某个季度、某半年的外贸数据而感到焦虑了。 (杜鹃)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