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奶粉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广州市相应加强了监督管理工作,一个月前,该工商局检测出新西兰高培、美国百得智等品牌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问题。
然而,单纯依靠政府监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奶粉安全涉及原料、加工、运输等环节,还涉及标准体系、检验检测等方面。其中原料及相关安全标准是制约国产奶粉安全与否的关键。
目前,我国奶源基础薄弱,仍有70%的奶牛为小规模养殖或散养。由于奶农弱势地位没有改变,不仅承担养殖经营风险,还要独自面对市场风险,这为奶源安全埋下隐患。
此外,近年国内奶企生存环境愈加恶劣,为在市场夹缝中谋得一席之地,不得不降低对原料的选取。而且,这些年,企业更多选用进口奶粉作为原料,但进口奶粉、乳清粉的质量也明显降低,这也增大了国内奶企在原料方面的安全隐患。
最后,行业内恶性竞争依然存在,加之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缺乏信任,成为国产食品安全谣言迅速传播的温床。
国产奶粉如何解困?从短期来看,仍然依靠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企业自律。但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内奶源等相关产业向现代化方向推进,并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互补合作关系;需要政府在监管手段、行业标准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需要企业严格自律,坚持“品质第一,惠及民众”,加强自身原料、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产业链的管理和监督。
当前,国产奶企应继续加快整合步伐,提高竞争实力,政府、协会应发挥积极协调作用,避免国产奶企之间打恶性价格战,推动企业抱团,联合发展。同时加大对国产奶粉安全的正面宣传和引导,重塑国产奶粉新形象。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 宋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