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专家论道 > 正文

魏杰:深度调整是中国经济唯一出路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魏杰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并不乐观,全国GDP增速7.8%,二季度增速7.6%。GDP增速连续六个季度放缓。GDP增速不但创下13个季度新低,更是3年多来GDP首次跌破8%。经济下行已成定居,未来趋势如何发展,如何化解深层次危机,值得探讨。为此,本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解析当前危局困惑。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减速信号频频发出,你认为其成因是什么呢?未来趋势会如何?

魏杰:下行原因的是多方面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第一,深层次原因包括经济体制问题,增长方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实际上,多年积累的弊病,使得经济下滑成为必然,过去几年经济没有下行的原因是央行货币投放的持续,然而,一旦收缩货币危机必然会显现。

第二,直接原因是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出口、投资和消费都存在问题。

首先是出口,国内出口70%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目前,美国因为其对失业率的高度重视,必然会对中国反倾销,而欧债危机促使各国实行紧缩政策,紧缩必然收缩进口需求。

其次是三大核心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淡化,现在已经不可能像前些年那样大规模投资。同时,房地产投资因为调控,地产商对未来趋势悲观,今年1~5月份增收下降了1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主体基本上是民营企业,但是现在民营企业也遇到了问题。

而当前中国人的三大核心消费:房子、汽车、家电也都在随之下降。房地产因为调控,交易量已经下来;汽车因为交通和环境压力,一线城市已经开始调整;家电因为2009年、2010年家电下乡政策,农村市场开发殆尽,所以最近出现节能补贴政策失效,家电消费逐渐下滑。

第三是地方政府的原因,地方政府是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地方税收基本是吃饭财政,其收入主要是一“卖”,二“借”,即卖地和借地方债,但现在两者都不乐观。工业和住宅用地现在卖不动,流拍比例达到60%多,2010年全国土地收入是3万多亿,2011年只有1万多亿。实际上,地方政府自去年6月份资金链就断了,后来维持住主要是靠拖欠建筑商的资金,但是去年年底正常开工的项目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处于半停工和全停工状态。

第四,民营经济原因。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达60%以上,目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成本要素上升太快,所以要么涨价、要么减税、要么技术创新,但是现在三个出路都不乐观,于是出现民企大量半停产和全停产现象,进而导致资金链中断,跑路频频出现;二是几十年来以公有制为主的体系没有改变,民营企业合法身份和政治前景不明,民营企业家移民的积极性已超过投资的积极性,导致民营经济迅速回落。最近政府救市,拉拢民营企业参与投资,但是企业情绪不高。

第五,近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产生了诸多弊端,现在央行已经不敢大量投放货币,欧债危机已经警示借债不能太多,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不敢放松。于是,中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下降,综合各方因素,下行趋势成为必然。

《中国经营报》:目前,政府已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及产业政策,此时出台“稳增长”与“调结构”矛盾吗?近来央行采取降息的救市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股市与楼市,是否会加剧新一轮通胀的预期?

魏杰:要救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刻不容缓。我的观点是:第一,仅仅救市是反复政策,后果不敢设想。第二,中国经济必须尽快深度调整,是唯一出路。

如果单纯为了救市,又把深层次问题放下,问题更麻烦,所以我很担心救市的效果;比如,央行降低利率,某种意义上就是救市。中国现在的债务问题不是很大,但是货币问题已经很严重,M2和GDP的比例已经是190%左右,美国才91%,相当可怕,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就是人民币不值钱了,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恐慌,开始畏惧,所以没人想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而是想救急。

如果简单的采取救市,一救不了市,二后果不敢设想。因为政府已经没有2008年救市的力量,即便是结构减税,民企放开,家电下乡,也于事无补,而且加剧问题变化,比如本来已经产能过剩,还鼓励生产,最后速度拉上来,但是结构更加恶化。所以,单独救市死路一条。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已是积累多年的深层次问题,能从根本上提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改革建议吗?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就是深度改革。近年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先抓两个重点,一是民营企业必须解决理论问题,即政治身份何属?目前,民营经济的理论定位还是“剥削经济”性质,认为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不创造价值,这样不可能是平等地位;再者是法律问题,宪法规定实行公有经济为主,多重经济形式并存,但是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不是并存,是谁为主的问题。评价经济主体的指标:一是对经济贡献,二是对税收的贡献,三是对就业的贡献,四是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四个指标皆是民营经济最好,经济贡献63%,税收贡献61%,就业贡献85%,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数量第一。所以,民营经济现在还是定性“并存”的部分,企业家怎么可能有积极性?提高积极性,不能是仅仅放开投资门槛,因为民企只能入股,不能控股,等于把钱给你,你来花我的钱,民企不会来。所以,要深化改革,震撼人心的改革才会有出路。

二是要放开审批,权利还给市场,激发企业的活力。政府就是社会公共管理的一个部门,企业是经济建设的中心,他们不是谁领导谁的问题,是平等的问题,企业依法经营,政府依法行使权力,没有触犯法律,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要转变增长方式。过去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国经济,现在进入高成本时代,要尽快转向以技术增长为优势的经济模式,技术创新要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现在继续靠大量要素投入,而不是要素效率的提高,所以只要要素减少投入经济就下来,一旦再投入就会陷入通胀。问题是现在没有人搞技术创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对于创新的补贴和投入很少,创新者没有动力,也没有保障。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