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肉价等出现下降,但由于降雨等因素影响菜价一直呈持续涨势
■专家表示,目前只能说是物价进入“低速增长”时期
“CPI跌破2了?但菜价快涨破2了!菜价再涨,2块钱以下的菜就没了。”虽然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CPI涨幅已经来到了“1”时代,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表示没有感受到。对此,专家表示,虽然CPI增速降低了,但实际同比来说还是上涨的。
■ 菜价几乎“逢雨必涨”
昨日,记者走访省会市场发现,受伏天和暴雨影响,上月省会菜价波动较大,几乎呈现出“逢雨必涨”的趋势。同时,闷热的天气也拉低了肉蛋的消费量,鸡蛋、猪肉价格明显下跌。
“黄瓜两块、西红柿两块五,每样都比上月涨了一倍不止。”昨日,记者在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采访时,碰到了小饭店老板宋华伟。一提起最近菜价的涨跌,宋华伟的话匣子怎么也关不上。
“6月份的时候,大路菜每斤都不过一块钱,可上个月下了好几场暴雨,每逢阴雨天,这菜价必涨。”宋华伟说着,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翻了起来。
原来,开饭店的宋华伟每次到批发市场进货都会把菜价记到手机上,记者仔细查看宋华伟记录的菜价发现,与6月份相比,7月份的菜价确实涨了不少,而且在月中和月末的暴雨天气过后,菜价涨幅尤为明显。
同时,来自河北省商务厅和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的数据证实了宋华伟的说法。河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进入7月份以来,我省蔬菜价格一直呈持续涨势。而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数据也显示,在上月几次暴雨过后,叶菜类价格“飙升”,菠菜批发价格甚至突破4元/斤,直逼5元大关。
■ 高菜价带火“耐储菜”
昨日,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不少市民买菜时青睐土豆、甘蓝等耐储菜。
“最近这段时间,土豆、胡萝卜、甘蓝卖得挺多的,还不都是菜价高闹的。”中储菜市场摊主李女士表示,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土豆的销量能比以前多出百十来斤。而记者走访得知,不少摊主也有同样的感受。
暴雨对菜价的影响真的有这么明显吗?近日,记者联系到鹿泉华康农业负责人齐经理和鹿泉市绿康无公害蔬菜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付经理,他们均表示,伏天和暴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近期露天菜的生长。齐经理说,上月中旬的暴雨,直接导致减产2000斤以上。
■ 未来叶菜价格会大幅下降
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孙光梅表示,监测数据显示,受多方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呈逐年上涨之势,与去年相比,农产品总体涨幅为2.4%,对于CPI的影响较为明显。7月份,农产品整体小涨,连续的暴雨推动着菜价“涨声一片”,部分菜品涨幅超200%。
孙光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受消费量影响,肉蛋价格将继续稳中有降,但降幅不大。随着降雨因素减弱,蔬菜价格回落预期明显,叶菜价格会有大幅下降。
专家答疑
■ 为何感觉不到CPI回落?
为什么CPI已经来到“1”时代,消费者却感觉物价越来越高呢?
“国家公布的CPI实际是物价涨幅的对比,今年的CPI是对比去年已经上涨的,只是涨幅降低了。”银河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许冬石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你上台阶,上到新台阶后再有震荡,也是在新的高位震荡。
“CPI增速缩小,但实际上还是涨的。”许冬石说,虽然目前CPI来到“1”时代,但也是在物价已经上涨的基础上,并没有回到涨价前的水平,所以消费者感觉东西还是贵。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仅就CPI进入“1”时代就认为进入了“低物价”时代,其实是一种概念混淆。只要CPI环比仍然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上月比仍在上涨,只要同比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去年比仍在上涨,东西仍在变贵,只是变贵的速度在放缓而已。目前的CPI充其量只能说是物价进入“低速增长”时期。
■ CPI是不是越低越好?
通俗地说,CPI指数越低,就说明物价水平越低,对于老百姓来说,在物价水平低时,购买消费品所要支付的金额就少。那是不是CPI指数越低就越好呢?
“CPI并不是越低越好。”海通证券分析师刘文辉说,物价水平低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CPI和GDP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目前来说,GDP与CPI双双回落,并不是件好事。
许冬石说,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PPI,同比下降2.9%,PPI已经出现连续的负增长,出厂价格下降,GDP回落,CPI也回落,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如果利润持续下降,那么最终会影响到工人的收入水平,所以说CPI回落并不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 通缩会不会来?
虽然CPI进入“1”时代,但不少专家提醒,CPI涨幅破2不等于“低物价”时代来临,也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进入通缩期。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认为,通货紧缩是指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从而导致国内经济衰退。而目前我国CPI增长率只是经过国家宽松的宏观政策调控,CPI指数从严重通货膨胀中逐渐回归理性,增长率可能被控制在2%~3%之间。虽然上半年通胀持续回落,7月CPI涨幅创出30个月以来新低,但这些都是基于去年物价水平较高基础之上的,从衣食住行各种消费品上半年价格走势看,实际并未有明显松动,因而通缩可能性较小。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