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手机杂志阅读特点,已显现出了一些与阅读纸质杂志不同的趋势。对读者来说,免费获取(不算上网可能产生的流量费)、海量选择,不啻为福音。这两点又将产生新的特点:一本杂志不太会被从头至尾看完,读者将更方便地从不同的杂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虽然上述报告中讲到,高端用户(报告中特指市场售价在3000元以上的手机的用户)看重杂志品牌,但并没有给出忠实度的数据。至于填补碎片时间,这一点倒符合杂志这种载体的特点,纸质也罢电子也罢都是如此。
电子版杂志对纸质媒体具有致命攻击力的另一点,是分享性。社交网络何以盛行,在于人们需要与他人交流、议论,尤其是忙碌的人们需要虚拟地跨越空间位置,在海量的人群中寻找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这样的景象很常见:一群熟人聚餐,在饭桌上却各自看各自的手机,聊起来开场白也常是“哎你们看到没,微博上有人说……”。茫茫人海,愈显孤独,一方面周围的人未必话题投机,一方面被信息饥渴症折磨,所以,很多人刷微博上瘾,半小时不刷就担心错过了什么。在看书报杂志时,看到一篇有意思的新闻,也想看看别人的评论,或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电子版媒体提供了即时的、没有数量限制的评论版面,还可以发表“评论的评论”,与网友展开交流互动。而传统媒体的互动性相对不给力,读者来信来电这种反馈分享机制满足不了“WEB2.0”时代的需求了。
另外,手机杂志往往需要变一变排版方式,来适应手机的屏幕。这一变,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受影响。搜狐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创新性地把订阅平台和即时新闻融为一体,成为业内首款“资讯+阅读”手机新闻客户端,还对界面重新进行了颠覆式设计,主打大图阅读模式,整体风格更加美观、简洁,也更便于阅读。在此之前,由于移动互联网流量的限制以及功能单一化的模式,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均倾向于以文字为主,并且在功能上尽量精 简单一。但随着3G
网络的普及,搜狐大胆尝试“有图有真相”,大量使用高清、16:9格式组图。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新闻资讯是一种受限制的文本,要求客观、均衡,媒体的态度和立场应该是由深度分析文章来体现的,在此之前的移动客户端布局上,阅读和新闻被强行切割成两个,现在搜狐新闻客户端V3.0做出一项大调整,将订阅平台和即时新闻组合在一起,对于那些同时需要新闻资讯和深度阅读的高端用户而言,这一尝试值得期待。搜狐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岳建雄说,手机时间是非常碎片化的,用户有时候希望只装一个客户端就能看新闻、赏杂志、读晚报,为什么不能将这些功能都放在一起呢?
渠道与内容谁强势
手机杂志谁主沉浮,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还是VIVA这类新媒体企业?或者说,内容生产方强势,还是渠道占有者主导?
VIVA的创始人拥有电信行业背景,目前VIVA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最大的手机杂志合作伙伴,并同时独家运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杂志业务。今年上半年,VIVA还与奇虎360、安卓、安智等国内领先的无线互联网公司达成内容合作,将手机杂志用户范围进一步扩大。多家手机制造商也是其合作伙伴,手机出厂时已经预装了客户端。通过数字发行渠道的全面覆盖,VIVA的手机杂志产品轻易抵达了亿万无线用户手里。
传统杂志不管无奈也好、情愿也好,都不可能绕过强大的渠道占有者。原因一是单打独斗与发行渠道合作的成本很高,国内最大的媒体出版集团也没有手握三四百本主流杂志的分量,与运营商、制造商、服务商谈判砝码显轻。二是自选超市型的杂志库,更符合用户需求,也更方便,用户在手机里安装一个客户端就能看几百本杂志,谁会愿意每本杂志装一个客户端?
新媒体公司也有很大风险:还没有走通商业模式,而无线互联网还在快速发展,变局很大。
内容、体验、渠道,三者合作共赢是王道。但是,怎样的合作最好,还无人知晓。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