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走出去的故事:中国公司“美国梦”

来源: 凤凰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拿走made in china,我将一无所有。”有美国人开玩笑说。

然而,翻开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又尴尬地发现,在美国市场,拥有中国企业自己品牌的产品却是少之又少。

环球市场集团CEO凌风指出,“在欧美发达国家,许多消费者相信的并不是‘中国制造’这个品牌,而是贴上当地品牌的‘中国制造’,他们相信,并愿意为之付费的,其实是本地或者一些国际化品牌背后所代表的质量承诺和服务承诺。”

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走出去已是必然的选择,如何实现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从赚取劳务费到赚取品牌溢价,才是最重要的考验。

记者在美国采访期间,走访了几家在美国打造中国品牌的中国企业,也记录下他们已经或者正在经历的美国之路。

万向:收购整合中美资源

2012年8月8日,万向集团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 Inc(AONE)达成谅解备忘录,万向承诺将向A123注资4.50亿美元,获得后者 80%股权。正式收购协议将在稍后签订。

受有缺陷电池组召回的影响,A123正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该公司第一季度亏损1.25亿美元,而目前的现金只够维持4到5个月的运营。

操盘这一重大收购案的正是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

90年代初,拿着奖学金到美国读书的倪频也许并没有想到,20年后,他能够在这个汽车帝国收购下福特﹑克莱斯勒旗下公司,并将万向美国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家工厂的汽配王国。

“我们在美国收购的企业大多面临各种危机,这时候往往是最好的出手机会。” 在位于芝加哥郊区的万向美国总部大楼办公室,倪频对来访的记者说。

生于杭州萧山的万向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之一。早在1984年,万向集团就开始为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公司代工。借助舍勒渠道,万向产品逐渐闯入北美市场。

去年,万向集团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员工约有6000人,按照商务部的统计,这个数目占到了中国企业在美国雇员数量的一半。在美国出厂的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使用了万向制造的零部件。

而倪频,则是万向在美国站稳脚跟的关键人物。

时间回到1992年,倪频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的小女婿,他还肩负着另外一项重大的任务——创办万向美国分公司,帮助万向集团走向海外市场。

创业之初,倪频的主要任务是销售万向的产品。久经煎熬,他虽然让万向的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但却仍无法与主流品牌相抗衡。

而随着国内外汇管制逐渐开放,他却开始嗅到新的机会:借助母公司的资金实力,在美国走一条更快速的发展路径——并购。

目前万向在全美拥有28家工厂,除自建一家太阳能工厂外,其他27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全是通过收购而来。

“我们在美国,同时背靠中国的万向集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美之间的资源整合。”倪频说,“钱和市场就是我们的优势。”

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海外收购往往是“结婚容易,相处难”。对此,“收购狂人”倪频的经验是,“收购之后,我们最常做的,把这些快要破产的企业放在全球的平台上重新定位。”

匹克:从美国辐射世界

在匹克美国公司CEO粟佳的记忆里,或许永远都保留着2010年冬天的一些画面。那一次,他只身来到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网络零售商FootLocker位于纽约的总部,推销匹克的篮球鞋,结局却事与愿违。

虽然两年时间已过,匹克挺近美国市场也已经小有所获,但在粟佳看来,他所期望的中国运动品牌 “美国梦”才刚刚起步。

自从2007年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以来,匹克就将成立美国公司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然而,由于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进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匹克美国公司一直到2010年3月份才正式宣告成立。

“尽管美国运动市场非常成熟,打入美国市场很难,但我们的想法是用开发美国市场来带动全球市场。如果这个堡垒攻下了,其他国家的市场就会容易很多。”对于美国的作用,作为匹克美国公司CEO,粟佳如此描述,“我们感觉用美国市场带动全球,有点类似于我们在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市场,对其它城市的辐射作用会非常明显。”

去年12月,匹克在美国的首家自营专卖店开幕,今年2月又开了第2家。此外,他们还通过网络以及体育用品零售商等渠道来实现匹克运动品的销售。

“我们不会刻意宣传我们是中国品牌,但也不刻意回避。事实上,我们更希望塑造一个国际品牌的形象。就像阿迪达斯,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国际品牌,不会太刻意强调是德国品牌。”粟佳说,而在定价方面,匹克采取紧跟耐克及阿迪达斯等一线品牌的策略,“同样的材质的产品,基本上比耐克低20%左右。”

对于匹克在美国市场的前景,粟佳有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在5年到10年之内,做到美国排名第三的篮球装备品牌。”

美国运动品牌市场的一个特点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而剩余10%的份额则非常分散。

对匹克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机会。

“在美国,运动品牌现在是双巨头的天下,要去超越暂时是没太大可能,我们最好就是学习人家,但现在谁是第三,还没有分晓,我们还有希望。”粟佳说。

 

责任编辑:康学红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