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同比上涨2%,在经历7月份短暂的低点后,重新回到“2”时代;与此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即PPI同比下降3.5%,创下了34个月以来的新低。这意味着,物价缓慢回升,但实体经济下滑的态势仍然持续。
记得7月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1.8%公布的时候,笔者就指出,这是“假摔”,不是真跌。7月份CPI1.8%是个非常偶然的数字,并不代表物价的真实情况,更不反映未来的趋势。在某种意义上,7月份的1.8%几乎可以肯定是年内的最低点,因此,不要考虑8月份物价变化的特殊因素,单单就趋势而言,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回到“2”时代才比较正常。从8月份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看,除了翘尾因素贡献了0.6个百分点之外,新增涨价因素对物价的贡献是1.4%个百分点。在新增价格因素里,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08个百分点,特别是鲜菜价格大涨2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0个百分点;如果不是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5%,拉低价格总水平0.7个百分点,8月份的物价指数不会如此“谦虚”,比2.0%这个数字要高出很多。所以,8月份物价指数能如此“和谐”,猪的贡献是很大的。
物价回到“2”不仅正常,而且,从未来的趋势看,笔者认为,物价上涨的压力已经凸显。第一,8月份八大类消费品价格,除了通讯类的价格微跌之外,其余七大类消费品的价格都上涨,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的持续回暖,未来居住类价格因房租的上涨会更加显著;其次,8月份猪肉价格虽然同比下降18%以上,但从猪肉价格单月的表现看,猪肉价格从7月份已经开始缓慢止跌。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缓慢上涨态势,猪肉价格的回升,将对未来物价上涨形成明显的压力;第三,随着稳增长一系列举措的继续加码,特别是8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加大项目审批的力度,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基调下,继续偏向宽松。预计未来4个月,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货币投放量至少将和上半年持平,全年将在9.5万亿左右,实质上属于稳中趋松的政策;第四,欧元区推行的“无上限收购主权债”的措施意味着,欧洲将不惜代价通过印钞来走出债务危机,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随时可能出台,这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下半年重拾升势的概率很大。国际油价在未来一个月已经超过了8%的涨幅,而受美国干旱的影响,国家粮价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可小视;第五,考虑到下半年将深化资源价格等深层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这意味着,就影响价格本身的因素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余拉动价格下跌的因素。
与价格的上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实体经济未来复苏的态势并不明显:其一,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5%,较7月份2.9%的降幅放大0.6个百分点,不仅自2012年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而且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低;其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2%,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首度跌破50%,创9个月新低,其三,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也是年内的最低,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7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而8月份的发电量仅仅微增2.7%,这一系列的数字意味着,经济下行筑底的过程没有完成,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依然很大。
这样,宏观经济将面临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一方面,无论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还是进出口数据等而言,宏观经济需要一系列的刺激政策遏制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在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加大货币的投放来遏制经济下滑,释放出来的新增货币将无法为实体经济所吸收,只能在地面流动,最终推高物价。实体经济停滞,而物价又面临上涨危险的情况下,宏观经济面临的滞涨风险就会越来越大。
笔者一直认为,面对宏观经济目前的困境,一方面一定不能对物价掉以轻心,今年1到8月货币供应M2一直维持在13%以上的速度,但8月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却只有8.9%,货币已经超发,如果再继续放松货币,除了进入楼市之外,剩下的将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面对实体经济下滑的态势,一定要意识到,在产能过剩以及杠杆过度的情况下,很多行业去库存化需要时间,靠释放货币不仅无法消化产能,反而会让过剩的产能更加过剩,让已经风险很大的杠杆再次放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稳定了增长,但显然推高了风险。
在产能过剩,企业盈利下滑,总体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笔者强烈建议宏观政策告别“货币政策依赖症”,转而寻求别的更加有持续性的政策工具。比继续释放货币刺激经济更好的办法,当然是继续为企业减负,为产业的复苏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继续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继续开放民间投资。而不是在释放货币的同时,并未通过减税和改革提振企业的产出欲望,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将大量的财政盈余用于弥补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欠账,来提振民众的消费欲望。如果仅仅靠货币来维持投资增速和拉动经济增长,则只会获得昙花一现的增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