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保制度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进入攻坚阶段,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形势严峻,各省制度负担与财务实力严重不对称。
此外,事业单位改革、公务员养老改革都需要解决转型成本。
对于当下社保制度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他看来,如果继续碎片化改革,等于把这些潜在的财务困难推向未来,让下代人去引爆这些炸弹。
支付风险仍存
《21世纪》:按照目前的养老金缴纳与支付水平,2020年退休的人平均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郑秉文:到2020年还有8年时间,如果按照现在的GDP增长率和基本养老保险每年10%的增长速度来看,养老金6到7年左右翻一番,现在平均全国养老金是1500多块钱,那么到2020年估计3000多块钱是毫无疑问的。
但要注意另外两个数据,一是CPI到那时候会涨到什么程度,这是影响购买力的重要因子。另一个就是实际的基本养老资产余额和资产储备,当期的制度收支状况、帐户做实状况、资产保值的状况等。
《21世纪》:全国社保资金结余3.11万亿元,从数字上看很大一笔,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存在风险?
郑秉文:不能这样看,反倒增加了一个风险,目前存在的是两个风险。
如果没有这么多结存余额,支付能力的风险就是主要的,但如果有了大规模结存,未来保值风险就变得尖锐起来。
在大规模结余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各地失衡情况十分严峻,将近一半的省份收不抵支,就是说,支付风险仍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21世纪》:对于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具体数额,由于相关的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不一样,各方说法不一,怎么客观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郑秉文:由于中国的养老制度是全世界唯一的统帐结合制度,也是最复杂的制度,所以计算社保的财务状况,不能用简单的缺口概念。
第一是当期收支是否存在缺口,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必须缴费,所以,当年收入和支出状况需要计算。看是否存在缺口,如果存在,资金流就存在问题了。
第二个是个人空帐问题,我们的制度是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雇主缴费的20%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计入个人账户。但个人账户基本都是空的,个人的缴费都支付给当代退休人员了,个人账户等于是账户的钱自己养活自己的,那么父代的退休年本来是个转型成本,应由政府来承担,但政府并没有承担,于是,就只能从个人账户里去支出,于是就出现了空帐。
《21世纪》:这个空账规模有多大?
郑秉文:全国的个人账户资产总额为25000亿元,其中做实账户的实际资产只有2700亿元。也就是说10个人中有9个人的账户是空的,这些空帐可以称之为名义资产。
还有一个概念是隐性债务。虽然我们的制度是统帐结合,账户部分是积累制,但由于账户基本是空的,所以,目前的制度整体看还是现收现付的。现收现付的制度是存在隐性债务的,并且这个制度最怕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越严峻,隐性债务就越大。
但是,人类的寿命总是逐渐延长的,如果退休年龄一直不变,隐性债务就越来越大。
《21世纪》:未来的当期收支会出现问题吗?
郑秉文: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受三个参数的影响:缴费率、替代率、制度赡养率。比如三个工作人口养活一个退休人口,每个人缴纳工资的28%,替代率就84%,如果设定的替代率是100%,就有16%的缺口,这个缺口从哪来?财政补贴。
我国社保制度设定的替代率是58.5%,现在是45%,大大低于当初的设计。
《21世纪》:到2020年替代率会不会更低?
郑秉文:会更低一些,这是因为,我们的城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10%,以往十年来平均大约是14%左右,而养老金年均上调10%左右,所以,替代率的发展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当期的缴费收支平衡,要求缴费收入等于制度支出,整个养老制度的收入除了缴费以外还有国家补贴,所有的加在一起算作制度收入。
根据2010年的数据,全国31个省再加上新疆,在32个统筹单位中,有15个收不抵支,国家必须给予财政补贴缺口,17个单位不需要国家补贴,大约是一半对一半。这意味着中国的32个统筹单位中,15个是“希腊”,17个是“美国”。
在2010年当年,全国的财政补贴是1954亿元,占当年结余2800多亿元的一大半,要是没有财政补贴,余额只有800亿元左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