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夜前夕,上海一些报人注定用落寞来迎接这个圣诞节。12月23日,上海报业集团宣布成立后第一个大动作,《新闻晚报》明年1月1日正式停刊。虽然消息早就流传,当这一天真的到来,还是让许多人报人感到突兀和惊讶。
不少新闻人在微博上转发和感慨,他们挂念的并不仅仅是一家媒体的消亡,而是整个纸媒行业是否真正进入黄昏。
不久前吗,创刊不过两年的《好运 MONEY+》停刊,此外还有《钱经》、《大众软件》、《家用电脑与游戏》等都传出停刊的消息。
不过,让人真正震撼的还是《新闻晚报》,因为它是1999年创刊的一份报纸,每天都与数十万的上海市民见面。它的消失是否奠定了纸媒的黄昏?一位在下午参加宣布大会上晚报新闻人在微信上感慨:“我刚围着白围巾参加了宣布会,我还活着!心中苍凉无限!”此话一出,引发一片唏嘘,唇亡齿寒的感受,几乎没有一个同行会庆幸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更有一位该报的同行用华丽的文笔写出刻骨的哀伤,一曲《江城子》唱出无限感慨:
十年青春空飞扬,人未老,报先亡,新识旧友,何处诉离肠。千简万牍著文章,朝随露,夜伴霜。一夜北风旗幡乱,刀笔断,鸟弓藏,青丝白发,谁人不彷徨。往昔峥嵘随流水,落花黄,晚报殇。
其实,纸媒的黄昏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人提起,只不过没有太多人当回事。或许,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近年媒体人的转型有不少成功的,但是传统媒体转型成功的却少得可怜。媒体人创业转型的的越来越多,成功的也不少,农夫山泉钟睒睒、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YY创始人李学凌、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创业家创始人牛文文、雪球财经方三文、虎嗅网李珉、钛媒体赵何娟等,都曾是不折不扣的媒体人。
但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似乎没有更好的例子。在国内现有的报业集团中,浙报传媒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案例。这家以《浙江日报》为主报的传媒集团在2000年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投资领域,先后成立了几只PE、VC级别的基金,投资了华数传媒、财新传媒等媒体,并涉足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去年4月,浙报传媒又宣布以35亿元从盛大手中收购游戏公司边峰与浩方。
但大家都知道,这不是媒体正业。甚至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际,也有很多消息说:“新集团总部设在莘庄现解放大厦,全部媒体搬到此处集中办公。汉口路、威海路、延安中路四座大厦共32万平米用来出租。因与闵行区协议在先,拟建的文新七宝总部变为新集团创业园区。5个印厂保留2个,相关公司控制权可能会划拨。新集团未来主业是地产和媒体。”
当然,现在新的战略还没有确定,但是新集团如果是依赖地产来养媒体,那依然不是媒体转型的成功例子。只是,现在看起来,留给媒体的时间似乎越来越不够了。
12月19日,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宣布入股财新传媒的消息,占股将超过40%,成为财新传媒第一大股东,黎瑞刚将任财新传媒董事长。黎瑞刚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的昔日部下谢力将作为出资人代表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派驻财新,自此,财新原投资者浙报集团将全部退出,胡舒立执掌的《新世纪周刊》刊号将转至上海。
胡舒立个黎瑞刚都是传媒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合作并不是在春光乍好时的浪漫之约,而是在凄风冷雨背景下的突围。
尤其是财新传媒的财务数据并不乐观,浙报传媒或许在转让股份时名义上赚了一些,但这恐怕也算不上成功的投资。作为纸媒,它的未来如何走,即便是传媒领袖们也没有想得很清楚。
当然,国外的例子是有的,可那种转型是否是中国所能达成的,这真不好说。美国的《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号称“互联网第一大报”,它是一家新闻与分析网站,创办于2005年。2011年1月,它的独立访问量是2800万,接近《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3000万的独立访问量。这这个数据让它一跃成为世界的主流媒体,有人称之为“6年战胜了100年”,因为《赫芬顿邮报》用6年时间超越了拥有100年历史的《纽约时报》。
如果说《赫芬顿邮报》是纯电子报难有借鉴的价值外,那么《金融时报》2012年的电子版订阅者首次超过传统印刷版的订阅者可能也算转型成功的例子。根据其母公司培生出版集团2012年统计数据,《金融时报》集团2012年总收入同比增长4%,印刷版和电子版的总订阅量为60.2万份, 其中电子版订阅量为31.6万,同比增长18%,这是电子版的订阅量则首次超过传统印刷版。
但这在中国似乎没法复制,因为两个非常难以突破的障碍。
第一是美国的新闻与分析网站几乎没有禁区,其尺度的宽泛恐怕没法莫非。如果有太多敏感词和禁区,中国类似这样的网站不会等到做大恐怕就已经关门。第二是中国读者几乎早已养成免费阅读的“恶习”,而且“死不悔改”,在这种状况下,哪怕电子终端再普及,电子收费阅读恐怕都做不到盈利。
现在听说,解放日报正在筹划新的动作,准备从明年开始推出一份电子刊物《上海观察》,围绕上海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话题做深度报道,90%以上内容为原创,90%以上内容与纸版解放日报不重合,目标读者是党政干部、城市利益相关者等高端人群。《上海观察》将采用收费阅读模式,读众可以通过手机、PAD和电脑等终端阅读。坦白说,这种创新是值得赞许的,但是让人非常忧虑的一点是,那些党政干部一类的高端人群是要自费订阅,还是公费订阅?
如果自费订阅,那么我们很可以理解,没有几个人会对一份没有经历市场检验的新兴电子刊物掏钱,至少也要等待它出版一段时间后再行观察。道理很简单,凭什么我要花钱看你这份刊物。90%以上内容不与纸版《解放日报》重合并不是卖点,因为市场上与《解放日报》100%不重合的媒体也不见得就有人花钱买。
如果是公费订阅,那无论是不是与《解放日报》重合,那都相当于一个电子版的党报,那绝不是可以复制的市场化道路。
尤其是,在这个新闻操作的尺度范围内,所有可以尝试的努力,在党报行动之前,其他市场化媒体都或多或少尝试。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把纸面上呈现的内容电子化、数字化,无论载体多么花哨,这种转型恐怕都难以持续。在笔者看来,纸媒的黄昏或许在技术层面已经到来,但是在内容生产和制造方面,如果不需要带着镣铐跳舞,或许还可以迎来新一波的改革红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