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生意生活 > 正文

石家庄的由来

来源: 石家庄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张辰来

石家庄原为太行山东麓平原一小村庄,随着1907年正太铁路修通后与京汉铁路在此交会,当地商贾云集,工厂建立,兴旺发达起来,遂有设市之议。1925年6月,民国临时执政令设“石家市”,引起地方颇多争议。石家庄村文人名士、地方豪绅姚梦梅(清末民初,当地就口传有:“获鹿县三朵梅:石家庄姚梦梅、宫家庄宫义梅、范谈村张良楣”)出面组织当地士绅开会协商。参加者有石家庄村殷洛在、于凤书,休门镇赵中立、赵文斋,东北栗村任威容,西北栗村姚汉章等。当时,休门是当地一大村镇,不同意以石家庄村为市名,相互争执不下,最后经获鹿县知事谢鉴礼调处,各取石家庄、休门两村村名首尾各一字,合称“石门”。当年8月得到了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内务总长龚心湛函示照准。同年石门市政公所也应运而生——后人理解“石门市”莫去西山以象形而寻石门,当以此会意而认知其源了。

但自1926年之后,在石家庄这个交通要冲之地,频繁发生了各路军阀聚集交战——阎锡山的晋军、吴佩孚的直军,张作霖的奉军,以及冯玉祥的国民军,在此上演了连续几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拉锯式混战,给石家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年地方流传的顺口溜这样描绘:“军阀混战世道乱,国难当头无人管。流氓土匪称司令,敲诈勒索暴征敛。皮鞭打着支应局,要粮要款没个完。城里乡下被抢劫,昏天黑地民遭难。”

社会状态如此,政令何以推行,加之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又通令全国过取消市政公所,人们仍以习惯称此地为“石庄”,直至日本侵占时期,1939年10月经伪中华民国华北临时政府行政委员长王克敏签发批准设立“石门市”,“石门”之名才广为流行。至1947年11月石门解放,当年的12月26日,石门市又以原石家庄村村名改回“石家庄市”了。

回顾河北省内百年往事,颇值得品味:当年滦县一小村,竟冠上村旁一山名而挤掉省内与之同名且称名700多年的另一县名,而一帆风顺发展成为省内一赫赫有名的经济大城市;当年获鹿县一小村与邻村镇结名不成,几经坎坷,而以自己村名发展成为河北省政治、经济中心的省会城市。历史就是这样严峻和诡异,但给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的真实印记。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