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该从出境消费热里反思些什么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评论员 集月音

中国人的消费力再次刷新了世界的认识: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国内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同比增长11%,出境游人数同比增长10%。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欧洲各国……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熙熙攘攘的中国游客队伍中体验到“春运”的壮观,并从喜欢“爆买”的中国人那里分享到春节的红包。“买,买,买”,大约中国游客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疯狂扫购。有钱任性的背后当然离不了中国经济的强力支撑。有媒体分析,春节黄金周创纪录的518万人次出境人潮,代表了中国富裕群体的稳步增长,也有力鼓舞了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国内消费者买得高兴,国外商家赚得开心,看上去双赢的结果,却有人从中嗅到了一丝隐忧。国内消费者对海外购物的钟爱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抢购的物品大到电器小到指甲刀,贵如奢侈品贱如文具。哪怕不能出境直接购买,也有人执着于海淘,以至于不少国家的购物网站都顺应中国顾客的习惯开辟了专门的付款通道。有媒体估算,光春节期间,赴日中国游客的总消费金额就约为60亿元人民币。为什么国内的商家留不住这么强大的购买力?

让消费者来回答的话,答案很简单,无非便宜二字。这两年国内消费者海外购物之所以井喷,一个重要背景是,人民币经过多年持续升值,国际购买力大增,同时经济危机后,不少国家的货币汇率或主动或被动地一直处于下跌通道,比如最近欧元和日元汇率都创下多年来的新低,这就造成同一款商品国内国外价差明显,所以去海外购物是再正常不过的合理选择。这笔账不止国人会算,全世界人民都会算,前阵子卢布暴跌,俄罗斯的苹果产品就遭遇抢购以致官网停售。

但是这又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消费者都在拼命追逐国外的品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全世界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的逐渐趋同。而在这个同化过程中,无疑一些发达国家占据了强势地位,凭借成熟的营销模式和超级品牌潜移默化引领并浸染着全球的消费模式,追逐国际大牌是这种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语境下,单单为中国游客鼓胀的钱包沾沾自喜,不如思索一下如何提升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以免在消费文化此消彼长的竞争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最值得国内制造业警醒的是,过去中国制造往往意味着代工甚至山寨,如今这种刻板形象仍然停滞不前。前段时间,中国游客赴日买智能马桶盖买到断货,引发广泛热议,以至于有人写文章感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危机,结果有国内企业家站出来反驳,“中国智能马桶盖的技术绝对不输给日本”。可惜中国产品不但在国际上默默无闻,连中国消费者自己都不了解。制造业转型的成功,关键还在于打造出独一无二、不会被轻易取代的优势产业,比如德国的刀具、瑞士的钟表、法国的奢侈品、日本的小家电。当然这种代表性产业的诞生还需要时间去发酵酝酿,希望中国企业家不要让我们等待太久。

简单来说,中国游客消费能力让世界惊讶,并没有多么稀奇,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世界逐渐一体化两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正常现象。但是这股消费热潮却值得我们反思,除了单向的接受与追逐,中国应该给世界带来些什么?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