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债券市场违约频繁 投资者需违约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钢股份10月19日发布公告称,将延期支付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10中钢债”本期利息。值得警惕的是,自去年3月的“11超日债”出现中国债市的首例违约以来,今年包括中科云网、保定天威、雨润食品等在内,公司债信用事件频发。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接连的债券兑付危机今年已出现不下5例。频繁的债务违约,最受伤的莫过于投资者。据专家分析,在当前的情况下,一旦债券发行人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投资者将会变得十分被动,追回投资款项的概率极低。但投资者仍“有恃无恐”——即使企业债违约也会有机构兜底。事实情况也如此,大股东、债券发行人以及地方政府均会想尽办法挽救企业,避免违约,刚性兑付仍未打破。

违约债券频繁

10月19日,中钢股份延期支付规模20亿元人民币的“10中钢债”本期利息,构成了事实上的违约。当日,中钢股份的主体信用等级被中诚信国际由BB下调为CC,且被列入可能降级观察名单。据笔者了解,近年来,钢铁行业持续低迷,中钢集团的经营能力也持续恶化。中钢股份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10月13日,天威英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0英利MTN1)应于当日到期兑付,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据笔者了解,这已经不是天威集团第一次违约。今年4月21日,天威集团因未能按期支付所发中票利息,成为首家债券违约的国企。天威保变当天发布公告,由于公司发生巨额亏损,未能按期兑付15亿元“11天威MTN2”的本年利息。这预示着天威保变最终未能筹措到8550万元的付息资金。

上海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10英利MTN1”违约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现金流出现问题。从公司公告的数据来看,天威集团经营性现金流波动较大,目前经营性现金流处于较低水平,而筹资现金流则连续三年为负,规模更是超过经营性现金流规模。

5月26日,珠海中富公告称,公司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简称“12中富01债”)本月28日到期将无法按时足额兑付本金。对于巨额的债务缺口,珠海中富在当天公告中给的解释是,公司未能及时将偿债款项存入账户的原因主要为银团基于实际控制人变更而采取暂不抽贷、保留存量余额不新增贷款、不释放抵押物的态度,同时部分银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使公司不能正常调用账面资金,导致公司流动性受到很大限制。4月7日,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由于尚有2.41亿元资金缺口,无法按时、足额偿付2012年公司债券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构成对本期债券实质违约,国内公募债券市场迎来本金违约第一单。

“受伤”的是投资者

债券出现兑付危机后,最受伤的莫过于投资者。近日,笔者多方了解到,由于维权手段不多,一旦债务出现问题,投资者追回款项的概率将变得极低。目前债券投资者的维权途径十分有限,一般通过仲裁和提出诉讼,但这两种途径的效果均不明显。

专家表示,债券投资者的维权手段不多,即便是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效果也不会太好。即使是起诉和仲裁成功后,债权人也都是很难拿到钱的,因为这没有多大执行力,发行人根本没有钱兑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普通无增信的债券,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投资者主要可以通过违约求偿诉讼和破产诉讼两条途径追偿。而对于有增信措施的债券,债权人还可直接要求担保人代付或通过处置抵质押物获得赔偿。

事实上,我国债券普遍不设置交叉违约条款,债权人只有在自己持有的债券到期时才能追究违约责任并进行求偿,如果先到期的债权人已将有效资产实施保全、求偿等法律措施,后到期的债权人就很难获得有效的资产清偿。“另外,普通投资者对债务的把控能力远远落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处于弱势方,只能听天由命,这也会十分的被动。”一位业内人士说道。而且,债券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尤其是在个人投资者较多的交易所债券发生违约时,出现了“监管机构和主承销商积极,而投资者淡定”的怪象。例如,在超日和湘鄂债出现盈利恶化、债券尚未到期时,主承销商多次给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发函要求提供保障措施,而相应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时,多次出现持有人出席人数达不到会议有效条件,使得会议决议不生效的情况。

刚性兑付将打破

但事实上,不少投资者并不担心债务违约,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即使企业违约,地方政府、关联企业以及大股东乃至债券发行机构仍会选择兜底,实现刚性兑付。这是大部分投资者的心态。

而事实情况也如此。中国债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刚性兑付,虽然曾多次爆出公募债券违约风险,但最终国内公募债券市场真正违约的,只有2014年“11超日债”,但也只是未能如期支付利息,且在9个月后公布了兑付方案,投资者获得本息全额偿付。

以天威债为例,天威集团已经没有偿债的能力,其母公司兵装集团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明确表态不会偿付这次违约的几千万元利息。但就在各方都以为刚性兑付有望打破时,市场却传出消息,天威债承销商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态度有所松动,同意放贷给天威集团应对违约危机。天威债违约局面可能发生的逆转,印证的是中国金融市场广泛存在的刚性兑付:债券发行人、承销商、地方政府及其大股东会尽一切可能救助陷入偿债困境的企业,对其债务“兜底”,避免违约,因此机构对于债券投资仍是“人有多大胆,债有多大产”。

央企“金身”虽得以暂保,可刚兑打破仍是大势所趋。毕竟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的背景下,部分盈利能力差、债务累累的企业可能无法支撑太久,破产或者兼并重组都是一种良性的选择。央行也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明确表示,“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并称,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