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德鑫 报道 10月30日,新郎王相会骑公共自行车迎娶新娘狄亚娟。
□记者 赵德鑫 通讯员 霍冲 报道
本报济宁讯 “今天18名车友将骑着公共自行车迎接新娘,一路高歌喜气洋洋,用方便、环保、节约、健康的时尚婚礼,留下最美的回忆。”10月30日上午9时,在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疃里镇后贾村,随着新郎二爷爷王衍仁的致辞,18位伴郎踏上车蹬,开始了骑车接新娘的路程,整个骑行迎亲的路程长达20余里,一路上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这样的活动并非孤例,从政府、企业、学校组织的公益骑行到10月31日公共自行车一周年纪念骑行活动,自投入运营以来,20多次共计上千名市民参与的自行车骑行活动点亮了城市的道路,带动了市民绿色出行的风潮。
如果说去年初秋公共自行车摆上济宁街头带给市民的是几分新鲜感与好奇,一年之后,骑行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每天的生活习惯。
一组数据诠释着公共自行车与济宁市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自2014年9月15日开始办理公共自行车借车卡,截至目前,济宁共办理接近25.6万张借车卡,公共自行车总使用量超过2000万人次,日均每辆车使用达7次以上,个别热点日均每辆车使用达10次以上,与全国已建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同期相比,济宁市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处于较高水平。
骑行量上升的背后是节约与环保的双赢。有这样两道数学题:若按平均单次骑行3公里计算,一年多来,济宁公共自行车行驶里程达6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圈,按照每次骑行节省一元钱计算,公共自行车全年为市民的腰包省下了2000万元。
与骑行量快速上升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任城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兖州区、梁山县、邹城市等也先后建设完成公共自行车系统。梁山县、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与济宁公共自行车系统通卡通行,通借通还,使济宁地区互通互联的总体规模达到476个站点、14700辆公共自行车,实现“一城五区两县(市)”的覆盖区域。
记者从济宁市住建委了解到,济宁市已初步将公共自行车系统二期工程计划调整为2016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将其列为重点民生项目。二期公共自行车预计将有5000辆自行车投入使用,约180个新建站点,将进一步完善城区内站点的规划布局。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