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人物报道 > 正文

从四万亿到供给侧,中央经济决策思路演变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转载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4月19日,凤凰网《大学问》栏目刊登了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的一篇演讲,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宏观决策。

许善达

我们认真读了这篇文章,发现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对最近七年来,从四万亿、一带一路,到去产能、供给侧、营改增,这些中央重大决策的背景,以及背后的逻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许善达曾官至副部级,长期搞经济工作,他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央决策层的视角。

从四万亿到供给侧,中央经济决策思路演变

今天,凤凰网就和大家一起深读这篇文章,部分小标题和批注是编者所加。

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

如果决策层认为经济具有长期的波动性,且总的趋势是往下走,那么很多政策就会因为这个判断而做出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调整。

中国经济会以一个什么趋势前行,中央决策层的判断,是各方面宏观政策的前提。

就目前来说,对中国经济走势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周期性的下行。有人认为,经济下行到某一个周期,比如说三个月或八个月以后,就会出现拐点,会继续上行。还有很多人认为上行了以后,可能还要恢复到一个所谓的高速增长,就是8%以上。

第二种,断崖式的下行。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处在危机前夜,可能会突然下行到一个非常低的增长速度。

第三种,波动性的下行。也就是说经济走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有增长也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下行。

重要的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接受前两种说法,而是接受了第三种看法。

事实上,这个看法并不新鲜。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即:经济会面临下行趋势。

当时决策层做了什么呢?采取了以四万亿投资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决策。从2009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确实“触底反弹”,并连续维持高位增长态势。但是,这个态势到了2012年就已经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这时候才发现,全世界经济下行的走势是不可逆转的,用这种政策来维持经济发展的走势是不可持续的。以四万亿为代表的宏观决策,实际上只推迟了下行走势的起点。

因此,“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出现拐点,然后经济就能又恢复到8%以上”这样的前景至少在现在所考虑的时期内,比如说“十三五”期间,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像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判断,“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

这一点,不少企业界人士,也有清醒的判断。如马云日前接受《南华早报》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三五年的困难”。

既然经济下行不可逆转,也不可能让它在很短时间内就恢复到上行,那能做的就是“缓解下行速度”。

因此政府在把握宏观经济方向上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这就是“供给侧改革”。

2008年为什么要搞四万亿?

2007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流动性过剩。因此提出了“两防”:防通货膨胀 + 防经济过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

但到了12月底,全世界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之前没有预见到的动态:发达国家的货币流动性不够。2008年1月份,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都开始释放流动性。这一动态并没有被很多人关注到。

但是,中国马上出现了外资订单减少的情况。当时,外贸订单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订单减少就成为一个信号,说明发达国家的需求出现了萎缩,这就导致中国外需不足。

那段时间,中国对外出口50%以上都是加工贸易,订单减少意味着2008年的出口可能会产生问题。

包括许善达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两防”需要调整。因为通货膨胀要抑制到3%的话,就要大幅度收紧货币,可是全世界的货币流动性已经不够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是不是应该或者能够大幅度收紧货币?生产经营情况会出现什么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内部就出现了两种意见,许善达提出要改变“两防”,但有的政协委员不同意,认为“两防”还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上半年。

到了7月初,政府发现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下不可能了,因为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如果全年坚持3%,就意味着下半年只能是1%。但很多部门的分析报告认为,这不可能实现。

到了7月20日左右,政治局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就决定不再搞“两防”了。政治局会议后,刘鹤在《人民日报》发了一个答记者问,披露了为什么不再坚持“两防”。

9月份,雷曼兄弟倒闭。10月份,中国的4万亿投资的计划就实施了:发改委批项目、商业银行贷款,大幅度投放货币,这才使得2008年避免了一次比较激烈的经济下行。

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很明显,四万亿主要是刺激投资,那为什么没有在外需和消费上入手呢?

并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当时,包括许善达在内的一批人,提出要搞一个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具体就是,从巨额的外汇储备中,拿钱借给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没有现实购买力,但是有矿产资源、地理资源。如果能够整合中国的资金和这些国家的资源,让这些国家承接中国的产能,也能够创造新的外需。

当时这个计划被命名为“和谐世界计划”。但是没有被采纳。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政治不稳定,可能会发生政变,或者出其他问题,把钱借出去风险很大,还是国内投资4万亿的风险最小。

2008年,也有人提出扩大居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但这涉及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居民收入的比重要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在下降。要刺激消费,就要增加居民收入。

虽然有中央文件提到“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但比重不能从天上掉下来,有提高就要有降低。是降政府的?还是降企业的?或者政府、企业都降?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过。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如果降低企业的比重,企业家会感觉投资收益大幅降低。如果降政府的,那是不是就得减税?这太难了。

许善达认为,只说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不说降低谁的比重,这就说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这个战略是比较软的。这么多年以来,这个目标是在前进之中,但提高的速度很慢。

指望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不像4万亿投资能够马上带动需求,有立竿见影之效。

实践证明,这个4万亿投资确实避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但这4万亿投资里也出现了问题:即投资了一些当时产能已经过剩的领域,比如钢铁、煤炭。这些投资快要完成的时候,中国产能过剩的情况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2012年,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但是已经在建项目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损失也很大。

2012年以后,改变了投资方向,只投资比较短缺的领域。但完全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是不可能了。于是,“一带一路”提出了。

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的实质是创造新的外部需求。

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许善达认为,是因为中国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加工贸易已经不能维持了,这批工厂纷纷外迁。

中国曾试图让湖南、江西、广西去承接从广东转移的加工贸易企业,希望它们不要迁往越南等地,但这个战略收效甚微。因为中国物流成本太高了,原材料从海外运到广东,再运到湖南加工,然后再运回去,所增加的物流成本,不是降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其他成本能够抵消的。所以,以东莞为代表的加工贸易大部分都迁走了。中国再想依赖加工贸易解决出口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但如果把“一带一路”仅仅理解为是个定义概念的话,许善达认为并不准确,因为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也做这样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核心,就是中国借给他们钱,让他们来接受中国的项目。

但是,和美国“马歇尔计划”不同的是,当时那些国家除了找美国以外,根本借不到钱,而现在中国可以干的事情,很多国家也可以干,中日竞争印尼铁路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前几年,中国在能源上对外投资非常大。现在看,这些投资对于保证能源供应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财务亏损了很多。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中国的外需就会萎缩,这会让国内产生极大的压力,产能过剩情况会更加严峻。所以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一带一路”还是要搞,当然,名字不叫“和谐世界计划”了。

可以这么说,从2012年十八大以后,一直到2015年这三年期间,基本上还是从投资、消费、外需这三个领域来做文章。但如前所述,2015年底,中央决策层对经济走势已经做出了新的判断,如果只从三个领域来考虑,经济下行的趋势可能会难以遏制,因此,“供给侧改革”浮出了水面。

“供给侧改革”打算干什么

“供给侧改革”要做什么?简单说,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1)“补短板”就是搞“进口替代”

补短板最容易说明。举个例子,很多中国人不愿意买中国市场上的马桶盖,而是从日本市场上买中国生产的日本马桶盖。因为日本的马桶盖质量检验极其严格,质量一定过关,而中国市场上的马桶盖各种指标不合格。所以补短板就是把中国有需求且不得不去外面买的东西,实行“进口替代”(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

凤凰网认为,这也许是调整海淘、海外代购关税的背景。

(2)要去的库存,不只是房子

去库存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房地产,一个领域是农产品。

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量很大,一些二线城市的房子也卖不出去,要消化这些过剩房地产,政府就要投入资源。政府已从房地产开发商手里拿了土地出让金,但是只有把房子卖出去才能收到税费。如果地方政府能够从税费里面拿出一部分,用各种办法使房价有所下降,成功去库存,将会扩大很多领域的销售,比如电视机、电冰箱、床上用品等等,这时候政府还会收回一定的税收。

许善达认为,在去库存上,核心就是政府要提供各种资源。

第二个领域就是农产品。农产品现在出现一个非常损害社会财富的格局,最典型的就是玉米。中国玉米收购有补贴价格,比进口玉米价格高很多,所以去年农民把玉米全部卖给国家了,那些玉米两年以后就变成陈化粮,陈化粮就只能做酒精之类。中亚国家的棉花比新疆的棉花便宜很多,但是我们不进口,因为如果进口了中亚的棉花,新疆的棉花种植就会被摧毁。

但农产品去库存也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要去库存就要降低农产品的补贴,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就会下降,而我们现在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许善达说,现在一个办法是,国家把给农产品补贴的钱砍掉一半,用到农民的社会保障上。这样结构调整后,不但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减少了国家收购农产品这种社会财富过剩的损失。

(3)债转股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是去杠杆。许善达认为,现在中国的杠杆率是比较高的,包括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企业资产负债表、居民资产负债表。当前议论比较多的热点就是债转股,因为杠杆率降低了,变成了股票投资,债务就降低了,那资产负债表马上就可以改善了。当年商业银行债转股就解决了股份制改造问题,当时财政部和央行拿了14000亿把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买了,成立了四大公司去处理这些坏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改善了,然后股份制上市、赚钱。

现在钢铁行业代表认为,钢铁领域和商业银行一样,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领域。既然对商业银行可以债转股,那钢铁行业也可以债转股,这个意见得到相当多企业的支持。

债转股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商业活动。原则上说,只有对那些有前途的企业,判断实行债转股以后,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使资产负债表改善,获得高速发展才可以债转股。如果对企业未来没有这样一个判断就实行债权股,将来资产缩水,债转股可能比坏账还要厉害。所以市场化的债转股,成不成功取决于债权人对这个企业前景的判断。

去杠杆问题,当前争议最大的就是债转股,规模和下落都要看几大银行的决议。而且按照法律,中国的商业银行是不允许做投资的,不然债转股变成股权投资了,这是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所以去杠杆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

(4)为什么说去产能最难

但目前来说去产能是最大的问题,在“三去”里排第一位,因为产能过剩的情况非常普遍。

钢铁行业产能是12.5亿吨,去年生产7亿吨,出口1亿吨,而今年出口额大幅度下降。煤炭就更严重,煤炭统计的产能是57亿吨,去年实际生产36亿吨,有20亿吨产能过剩。

国家已经制定出这两个行业去产能的指标,钢铁行业定的是一亿吨,煤炭行业定的是5亿吨。最近有个专家对这两个指标做了三个评价,第一,这个指标并不高;第二,这个指标虽然不高,但实现起来也很困难;第三,就算是实现了,产能过剩这种趋势也没有多大改观。

可见去产能之困难,任务非常重。

而且许善达认为,目前的制度环境还承接不了去产能。一个原因是,去产能就得关矿井,关矿井职工就得下岗,职工下岗就要给一笔失业保险,但社保局又没这么多钱,向商业银行借款又会造成坏账,这个后果承担不了。

今年以来,黑龙江双鸭山等多地出现的工人聚集行为,可能只是个开始。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也预见到了这一问题,即“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他说,“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

第二个因涉及国有资产,如果真要关了几个矿井,那它的资产肯定会缩水,国企资产缩水这个事到底行不行也是一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是下了决心的。权威人士说,要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

但要想真正把去产能落实到位,光靠企业本身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社会上的一些其他领域的制度和政策来支撑。也就说所谓的“社会保障要兜底”。

问题是,在许善达看来,现在很多制度和政策还支撑不了,所以说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最核心、最主要、最难的一条。

(5)如何才能给企业降成本

中国的企业成本是个调整结构问题,一方面要降成本,另一方面要增加成本。其中有两项主要成本要增加:第一项是折旧率。国家应该努力提高折旧率,加快资产更新速度,这才能使企业发展更好。第二项是研发成本。目前,全国平均2%左右,像华为这类企业的研发支出,能占收入10%以上,但国际上跨国公司没有一个低于10%。没有研发就没法谈发展,更不上技术进步的速度。

而四项偏高的成本要降下来,包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劳动力成本、税费成本。

关于融资成本,中国有一个怪现象:全世界各国货币如果宽松,利率都会下降,中国货币也够宽松了,但是利率并没有降到人们所想象的水平。

在凤凰网看来,这是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果,这也是中央想尽各种办法,要把货币赶到实体经济中的原因。

物流成本,按理说我国铁路赚了钱就应该降低票价,但是铁道部(铁路总公司)认为不能降低,因为还要建新的铁路,而国家不给钱,那就得从这些地方来收钱建设。高速公路收费原来叫“贷款修路、收费还债”,按这个原则如果贷款还完了就不能再收费,但是现在还在收,所以中国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涉及到交通运输体制的问题。

劳动力成本则涉及到工资、冗员和社保缴费。

有专家说,要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来增加投资的收益。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前文明明说,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并不高,为什么劳动力成本反而很高呢?

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有三个因素:工资、冗员、社保缴费。许善达认为,三项劳动力成本里真正突出的不是工资,而是冗员和社保缴费。

首先是冗员。企业应该裁减的工人裁减不了。因为社保体系承接不住,只能由企业维持着。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工作小时,让八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所以冗员的工资占了很大一部分。

然后是社保。中国社保缴费率按照法定标准是45%,在全世界比例都是偏高的,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要承担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高出一倍。这个不合理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延续到市场经济以后,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前,所有职工都不交社保,企业也不交社保。结果这些人退休以后领钱时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上世纪90年代末制定社保的时候,就定了两个原则:第一,社会保障分省统筹,中央不统筹,因为中央财政没钱。第二,增加缴费率,不但要把自己以后领的钱交上,还得承担“以前没有交社保,但现在要领钱”的人的费用。

中国劳动力成本高,社保缴费率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缴费率是按照标准工资来计算的。经济下行时,很多企业劳动小时减少,工资也相应减少,但是社保缴费率的比例不变,这个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

目前,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负担对企业和职工而言都偏重,所以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任务:要研究社保体系全国统筹、降低社保缴费率。

减税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营改增减税是好几千亿的量级,但推进一直比较困难。原计划十二五期间要完成营改增,但两次决定,都没有兑现。一次是2014年全国两会上宣布要在三个领域实现营改增,其中包括铁路、电力、建筑业,结果铁路在年底完成了,电力推迟了五个月,建筑业就没了。后来又决定十二五期间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结果到了2015年也没完成。

2015年底,国家说2016年要“力争完成”。2016年1月,国务院决定把“力争”两个字给去掉,说全面推开,3月份就宣布从5月1日开始,不能推迟一天。4月份,李克强召集20位省长进京面谈,就是敲定营改增这个事。这个改革落实到位,说是可给企业减税5000亿,这是最近几年最大的减税措施。

第二个措施就是社保缴费率。如果把社保缴费率降低一半,达到跟美国差不多的水平,那整个社保缴费每年就要减少12000亿到13000亿。这个缺口怎么办?许善达的建议是动用国有资本填充。

中国现在国有资本总共有一百多万亿,这一百多万亿里头有一部分要缩水,比如一些坏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一部分还没完全市场化,一旦市场化它的资本还要增值。按照100多万亿来算,经过测算,拿出15万亿规模可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越往后规模就要越大,如果再推迟一段时间的话,可能就需要20万亿了。

许善达认为,假设营改增落实到位,社保缴费率减少到位,企业负担整体上能降低17000到18000亿,这个水平超过了预算总收入的10%。

如果这两项改革实现,那经济下行的趋势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下行速度会减慢,企业活力会增加,可以有更好的能力来应对整个经济下行的压力。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