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迟滞中国制造业?德国政府推广工业4.0有不可言说的秘密

来源: 正和岛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7月20日,由正和岛辽宁岛邻机构与正和岛精益制造部落共同发起“让历史与未来握手”大型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正和岛辽宁岛邻机构及全国各地企业家500余人出席了论坛。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林给众企业家做了题为《中国工业的新征程》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有删节:

我对中国工业的未来有一些个人的体会,发端于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让所有的发达国家与中国这样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一次国家的机会,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新的机会。

▌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两种途径

现在我们讲工业革命,主要是有两个途径:一个就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它的特征就是融合制造与服务为一体,所以他们美国人的表达经常叫工业互联网。它有三个要点:

第一就是他们非常强调大数据。在美国,他们是用大数据来获取用户信息,用智能软件来分析用户的消费偏好,用精准生产与精准营销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我们看到,美国把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用在了一个基础的层面。在美国的硅谷有专门做大数据服务的公司,它就卖给你数据,你买数据就行了。你买的数据如果它的消费偏好分析错了它赔给你钱,所以它不是一般的市场调查,而是以大数据作为基础的市场分析。

第二是美国工业互联网主要是设备与产品的自动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第三是工业互联网通过PLM系统,以及CPS系统,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联为一体,它打破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壁垒。

德国的工业智能制造是另外一个途径,它的要点就是:

第一是互联网设备的智能水平足以进行实时的数字化沟通。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进行实时的数字化交流。

第二是工厂的生产流程通过虚拟成像技术变得可视化和可控化。

第三是德国把工业4.0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德国为什么把这个看得那么重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在德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占24%,相对之下欧盟只占15%,美国只占12%,所以德国把工业4.0作为一个国家引导的战略。

▌ 德国政府推广工业4.0的战略深意

实际上,德国政府推广工业4.0是有两个战略意图的:第一,就是与美国的竞争。互联网信息技术中的核心部分是由美国把持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从信息领域进入到物理的业务领域。第二,迟滞中国的制造业。德国制造业的出口量占到2013年全球出口总量的16%,全球制造业出口首位,中国仅占11%,全球制造业出口第三位。所以德国他们推广工业4.0,一个是与美国的竞争,一个是迟滞中国的制造业。

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主席费斯特格说:“日本与德国的制造企业,必须展开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特别是在一些犬牙交错的产品领域,两国更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 中国互联网经济遭遇4大挑战

现在,这些世界制造业的巨头已经明显的感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而中国的后发优势也明显的挑战现在这些制造业前沿的国家。然而面对工业4.0的革命,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将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挑战一:中国互联网经济重营销推广而轻技术研究。这点从阿里巴巴和谷歌的差距就看得出来,阿里巴巴在做什么?谷歌在做什么?

挑战二:现在我们的互联网经济,对虚拟经济的投入远高于实体经济。这曾经是欧美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太多的虚拟,我们对实体经济,尤其对制造业的研究是非常不够的。所以新松我是非常尊敬一个企业,东软也是非常尊敬以个企业。因为他们在所谓互联网思维的,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中,坚持把互联网的技术用于实体经济的研发上。

挑战三:在德国、美国等国家试图将工业升级到4.0的时候,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是火爆的互联网思维。

挑战四:互联网思维主要用于营销推广,而国际上的工业4.0则立足于用智能制造体系升级来进行自主创新。

▌ 创新决定中国企业的命运

习总书记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的这个指示是站位非常高的,他是以世界视野提出的一个方向性的指示。总书记还说:“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不掌握科技创新最灵魂、最根本的东西,就掌握不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命运。”所以我们讲,创新决定着中国制造业的前途和命运。

未来中国需要的是创新驱动战略,这个里面首先是加快从汲取创新到领导创新的转变。我们预测到2025年,创新对中国GDP增长率可以贡献2—3个百分点,占GDP总增长的35%—50%。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麦肯锡他们的分析,我觉得他们的这个分析对我们所有的制造业,尤其是创新的制造业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们认为,各个行业的创新有四大类型:科学研究型创新、工程技术型创新、客户中心型创新和效率驱动型创新。

第一类是科学研究型创新。主要指通过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来开发新产品。这种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它主要是在医药、生物技术、半导体设计等行业,都是仰赖于科研创新。

第二类是工程技术型创新。它是指通过整合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技术来设计开发新产品,它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和电信设备。

第三类创新是客户中心型创新。是指通过产品和业务创新来解决客户的问题。主要用于互联网服务与软件、家用电器、家居用品。

第四类创新是效率驱动型创新。是指通过生产环境的优化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以此主导的产业中,公司之间主要围绕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展开竞争。

下面,这两幅图是麦肯锡把世界的这四种创新模式和它的要素投入进行的一个分析。


科学研究型创新,它主要分析了三个行业,半导体设计、生物技术和品牌药。

大家看一下,研发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市场营销投入、贸易程度和创意来源,它在这个里面占的比重都非常清晰。比方说研发,研发这个方面最大的投入还是资本,它占45%,其次是贸易程度,其次是研发,其次是劳动力,最后是市场营销。工程技术型种通信设备、汽车制造、铁路、商业航空也有一个投入的比重的分析。下面是客户中心型和效率驱动型,这是一个世界数据的综合。这个综合可能可以给我们有一些借鉴,就是我们如果是这中间的某一个创新类型,我们可以参考我们在哪个方面投入是过剩的、哪个方面我们的投入是不足的,它这个是来自国际的数据分析,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中国制造业有4大明显优势

第一,有广泛、全面的生态系统。中国制造业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765个工业类别的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中国所具有的如此完整的类别。

第二,我们的供应商网络规模大、范围广,可以辅佐生产企业迅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变化。比如,迅速的更换全新或成本更低的零件等,或对新增供应的加快周转。中国有超过14万家机械供应商,7.5万家通信和设备制造商,10.4万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供应商网络规模超过日本的五倍。

第三,中国有1.5亿制造业工人,远多于美国的1400万、日本900万、韩国的400万。

第四,发达的交通网络。我们现在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构成的现代化交通网,确保工厂与全世界各地需求的高效对接。

所以我们讲,中国的制造业是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一轮新的竞赛中落后的。

▌ 企业家必须关注的5大思考

我们企业家现在很关键的是要进行几个思考,请大家关注!

第一,要思考如何融入全球价值链。我们的很多企业始终是在专注于做终端产品,就是我要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直接面对市场。但是大家是否意识到,全球价值链是全球经济循环中最为关键的链条之一,随着全球生产网络以及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全球价值链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但是我们在商学院学到的价值链管理,使我们强调只做自己最具有优势的、利润最好的那个环节,而不要什么环节都做。实际上,不管是美国的波音还是欧洲的空客,甚至美国的航天飞机,他们也都是进入价值链的竞争中。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统计数据:1995年以来,全球中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13年已经高达69.32%。现在我们的企业,往往研究的是怎么样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我们的链条太长,而我们的资金、我们的人才、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设备可能都很难支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这种竞争能力。所以,我们能不能够考虑我们聚焦于一个点,在一个最重要的,我们最具有优势的环节上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突破之后融入全价值链。

第二,我们要思考在技术上如何创新。

第三,我们还要研究如何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第四,我还是要强调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也就是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技术对接。

第五,如何发掘中国自己的智力资源。

另外,我们还要重新考虑:

第一,与我们合作的客户是谁。在这里用了一个词“合作”,不是买我们产品的客户是谁。我们用互联网的这个角度来看,客户和我们不是供应者和消费者,而是合作者,这个关系要重新排列。

第二,我们应该捕捉、保护和开发哪些数据。正和岛的岛亲都已经是本行业的佼佼者,不然你就上不了岛。那么我们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数据一定要像我们用的水和电一样,应该成为我们的生产要素,所以我们要考虑清楚,我们要捕捉哪些、保护哪些、开发哪些数据。

第三,用了互联网技术的公司、研发型的公司,我们的内部管理模式到底是用“公司+员工”的模式,还是“公司合伙人”的模式?这个也是我们的高层要关注的。

第四,公司产品的开发主要是自主、外包还是合作?。

▌ 企业家必须进行3个转变

现在我们的制造业和别的行业一样,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的挑战。那么在这个新的状态中,我们企业家必须要进行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我建议企业家们把工作重点由管理转变到领导,由管理企业到领导企业。在管理学上,管理和领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管理主要是指战术方面的,领导主要是指战略方面的。管理是更加理性的,领导是更加感性的。管理更加强调控制,领导更加强调突破。管理更多的是对事,领导更多的是对人。管理是一种技术,领导是一种艺术。

我们看到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大量的精力放在管理上,而不是放在领导上。我建议我们的岛亲,你作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你应多考虑一些方向的问题、战略的问题、突破的问题,然后把具体的控制和管理交给你的总经理或者是其他的干部。这是在目前这个状态下,尤其是在战略方向上需要我们进一步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的转变。

第二,我们应该由过去强调后发优势转变到强调先发优势。中国制造业过去主要是靠的后发优势,就是我们主要是学习和引进别人的技术,然后靠着我们的劳动力优势、我们有环境保护不是那么严格的优势等逐步发展起来的。我们发展了三十年,但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路口。在这个路口上,我们的后发优势已经渐渐的消失了。到目前为止,至少我们从主要靠学习模仿应该过渡到主要靠自主创新。现在任正非都说,他已经找不到对标的企业了。中国的一些堪称伟大的企业,在世界上已经是占据了非常前卫的位置,已经站到了前沿,所以先发优势肯定是下一步要进行强化的。

第三,建议我们的企业家多一些时间务虚,应该由以务实为主转变到务虚为主,虚实共生。因为我们之前走得太快,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方向。清华大学校长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就是方向比努力重要。正如我们企业家所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这一步迈过去,中国制造业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我在这里也祝贺辽宁岛邻机构成立两周年,祝福全体岛亲!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非常非常好的迈入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