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专家论道 > 正文

基层央行如何提高履职水平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环渤海财经网讯 基层央行作为中央银行体系的末梢组织,在传递货币政策、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央行的履职水平,对于发挥整个中央银行体系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提高基层央行的履职水平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 提高履职者的水平,为履职尽责提供保障

2003年银监会分设后,部分监管专业人才分流到银监部门,分流人员集中了一批业务骨干,加之多年人员只出不进,加剧了县支行人员短缺,虽然近年来人行系统新招录人员已向县支行倾斜,但是人员年龄老化的现象仍然没有大的改观,诸多原因造成县支行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结构和素质难以适应当前的履职需要。基层央行要提高履职水平,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最关键的首先要提高履职者的水平。因此今后仍需加大进人力度,新招录大学毕业生,要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要面对现实,一是要积极引导职工勤于学习,对照岗位职责要求,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增强能力和本领,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二是要运用科学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要将工作任务层层细化量化,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确保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环节都不出现丝毫差错。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在实际工作中,仅靠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是不够的,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来加以保证。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基层央行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基层央行文化,从而提高基层央行履职水平,在工作实践中尤为重要。这本来应该包括在前述提高履职者水平里面,之所以将此单独列出,意在强调其重要性。目前在部分基层央行存在着团队精神缺失,职工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激情和争先创优意识的现象。乐亭县支行坚持经常性的开展集教育、休闲、锻炼、益智为一体的文体公益活动,大家普遍反映,通过参与各项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磨砺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文体公益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把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争先精神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打造过硬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县支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基层央行文化,能够增进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营造民主、开放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也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将个人融合到集体中,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促进基层央行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三、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加强窗口指导

应紧密结合实际,在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维护金融稳定、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工作力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情况进行关注,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向当地政府、上级行进行反馈。引导各金融机构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扩大信贷总量,积极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三农”发展。要不断探索密切政银企合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多元融资手段,使企业融资有新平台,有效缓解不同主体资金需求。

四、深入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搞好金融服务和监管

一是基层央行要加强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政府的支持,深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二是组织金融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开展国民金融知识宣传和教育,使全社会理解金融、了解金融、支持金融,逐步增强基层央行履职效能,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三是着眼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推进支付系统建设,不断深化国库收支服务创新,有效提升反洗钱工作水平,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四是基层央行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按法定的程序,依法认真履行检查职责。鉴于人员力量有限,基层央行应通过银行卡管理、账户管理、贷款卡年审、报表数据的报送等加大非现场监管力度,从非现场监管中发现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五、完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提升调研信息水平

要不断拓展数据采集与传输渠道,扩大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保险、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范围,着力解决信息共享工作的盲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发挥金融调研的决策参谋作用,按照不同阶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灵活选择对象进行调查,及时了解微观主体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分析预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切实提高专项调研和特色调研的质量和份量,为上级行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有深度、有影响的分析参考。(阚存瑞)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