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财经观察 > 正文

债市雷连着响,违约刷新纪录

来源: 路闻卓立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股市还没见好转,债市又开始爆雷。

图/ 摄图网

今日,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发布公告称,“17沪华信MTN002”债券未能按期支付利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主要在于董事会主席不能正常履职,以及3月1日媒体新闻事件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活动。公告还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措资金,本期中期票据可能自原定付息日6个月后支付利息。

昨日(9月25日)债市更是经历了“黑色星期二”,一天连续五个“响雷”,分别是利源集团的“14利源债”、山东金茂纺织的“15金茂债”、新光控股的“15新光01”和“17新光控股CP001”、众品食品的“17众品SCP002”,不过今日众品食品发布公告,“17众品SCP002”已于今日完成本息全额兑付工作; “17众品SCP002”昨日因技术性原因未能按照约定将偿债利息及时划入托管机构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债券的发行企业均是民企,哀民企之多艰啊!

根据各方报道,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单季违约数量及规模均超过上半年。彭博汇总数据显示,今年境内债券违约刷新记录,规模已近500亿元人民币。7月以来,第三季度已发生37起(包括30起未及时拨付兑付资金违约和7起交叉违约)债券违约,涉及18个发行主体,关联债券余额362.7亿元。

企业负债累累

昨日利源集团发布公告称,“14利源债”无法按时付息。“14利源债”在去年进行了回售,当前余额7.4亿元,本应9月22日付息,顺延到今天。目前公司有息负债总额超77亿元。

公告上显示,公司资金周转已经到了十分困难的地步。从股东股份质押到公司现金流再到公司经营状况,都联合评级也第一时间放出了对公司和债券评级下调的公告,主体和债项的信用评级由CCC下调至C,评级已经降至最低。自8月中旬,利源的评级就不断下调。

由于资金紧张,导致公司业绩也大幅下滑。中报显示,上半年利源精制营业收入9.07亿元,同比减少40.08%,净利润亏损0.89亿元,同比减少128.43%。

 

据悉,为了进一步解决债务危机,利源正在与多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民间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集团进行谈判,公司计划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解决目前的流动性困境,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重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同样债务压力巨大的还有新光控股,新光在今年以来已经陆续兑付了90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仍有70亿元以上,短期偿债压力十分巨大。9月25日应回售的“15新光01”发行量20亿元,昨日回售17.4亿,另有22日到期顺延至昨日的“17新光控股CP001”发行量10亿,因此共计需还款27.4亿元。据新光7月《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的公告》称,新光还有8亿美元境外债额度,银行信贷额度有20多亿。

今天构成违约的上海华信总债务也在连年攀升,其中多以短期借款为主,联合资信对其的评级也是一直在下降,目前与利源相同,评级降为最低级。



 

债券违约频现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至今债券违约金额合计高达705.3亿元,违约事项多达70起,涉及债券61只,比去年全年违约数还要多。

而今年前9个月的违约数量及金额都已超过去年全年,且出现了多只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大额债券违约。如“17沪华信SCP004”“17沪华信SCP005”涉及的违约金额分别为20亿元、21亿元;“15丹东港PPN002”涉及违约金额20亿元;“16申信01”债券余额高达60亿元。

爆发的是民营企业,不断借款融资的也是民营企业。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称,在经济增速下滑和去杠杆的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杠杆率过高而无法借新还旧,违约情况才不断出现。7月、8月和9月(截至25日),民营企业新发债券规模分别为285亿元、579.17亿元和380.04亿元,今年上半年,民企发债的月平均规模为434.7亿元。

“一些公司出现违约与其大股东体外融资金额较大也有关。一旦上市公司出现债券违约,其外部融资功能将丧失,现金流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因此相关公司股价大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海通证券分析称。

根据上证报采访报道,国泰君安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债务融资部项目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偏好高评级的国有企业、地方平台公司所发行的债券。 “在目前环境下,信用风险的敏感度在上升,信用风险特别容易爆发。”随着债券违约案例的增加,一级市场的避险意愿在加强。

也有分析称,信用债频现违约,有助于债券市场出清,违约的主体多为靠高杠杆支撑的企业,未来一段时间,信用债高风险主体和中低风险主体之间的背离度会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张世芳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