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净利达万亿 银行何不让利于实体企业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0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75亿元。(《人民日报》2月20日)

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率为38.4%,高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率24.4%(1~11月)1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率24.8%13.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30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这个增速是罕见的。

银行业利润暴增,首先是因为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日趋合理,经营管理能力增强,盈利渠道多元化。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从过去占整体利润的几个百分点,跃居去年的近20个百分点。

然而,还必须看到金融业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改革不彻底和改革滞后无形中造就了银行业的暴利。比如,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弊端。在银行业的总收入中,非利息收入仅占19.3%,即八成多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就是在这两成非利息收入中,其中一大部分也是贷款派生的或从利息收入上剥离为非利息收入的。其实,利息收入占整个银行收入的比重远不止八成多。

利率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贷款利率可以浮动,是半市场化,而存款利率一般没有任何浮动余地。这就造成银行的存款成本被管制机制压得很低很低,作为银行收入的贷款利息却可以不断向高处攀升。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利差高达3.06%。而一般银行都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定幅度,实际利差要大得多。而且附加在贷款上的银行顾问等投行收入、售卖金融理财产品收入等五花八门,银行从一笔贷款得到的收入,远远不止净利差收入。

银行另一大收入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合理的中间业务收入包括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增值理财产品等应得到的收入,以及银行利用自己遍布全国的物理网点柜台优势代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产品销售得到的合理代理收入。但是,许多商业银行却把本应为客户提供的一般性结算手段,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坐享畸高利润。比如:附加在只具备存取款功能的银行借记卡上的收费就五花八门,而且还取消了不收费的存折,使得客户只能选择收费存取款工具!

银行业暴利的承受者主要是两个:一是个人客户,二是贷款企业及个人。作为储蓄者的个人客户,一边被负利率剥夺着财富,一边被银行收取莫名其妙的各项费用;作为贷款企业和个人,一边给银行付着利率浮动后的畸高利息,一边还被收取这样或那样的直接或间接的费用。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发展。如果金融从实体经济和拉动经济的消费者身上获取中间利润过多,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将阻碍经济发展。中间环节的金融从实体经济中吸吮利润过多,实体企业必然失血过多,发展后劲必然越来越弱,最终也将使得银行利润不可持续,还可能酿成企业被银行盘剥过多利润、被高资金成本“逼死”,从而难以归还贷款并酿成金融风险的状况。

因此,为了实体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为了提振百姓消费,也为了银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遏制银行业暴利,银行业应该大举让利于实体企业、让利于民。其长期措施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攻下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存款利率。眼下急需提高存款利率,缩小或取消负利率,适度降低贷款利率,以缩小存贷利差,遏制银行暴利,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余丰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