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北京参加“两会”的武汉钢铁集团(下称武钢)总经理邓崎琳,面对各界对“武钢养猪”的质疑既苦恼又愤懑,“媒体误解了我的意思,390亿元用来养猪,稍微用点脑子就知道不符合逻辑,媒体炒作养猪给我们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两会”前夕,武钢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90亿元发展海外矿产资源开发、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高新技术、煤化工业、工业气体、物流产业、综合利用、后勤服务等与钢铁主业相关的非钢产业,将非钢产业的收入比例提高至集团总收入的30%。
其中,邓崎琳提到,在后勤服务方面,武钢今年将开展绿色养殖业,准备建万头养猪场。自此,“武钢养猪”成为热点话题,引来纷纷争议。
全国政协委员、林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晓林质疑武钢养猪“纯粹是不务正业”,“按照武钢的想法,汽车微利的话就去生产马车?有企业不好好搞好产业,做好引导,站好高度,竟然去养猪。”
谈及武钢发展养猪等非钢产业,中航油前总裁陈九霖表示,养猪赚钱,便去养猪,以后养驴赚钱,是不是又要都去养驴呢?如此这般,何谈企业核心竞争力呢?我国企业若都这样,世界级品牌能够在我国产生吗?
经济学家郎咸平则公开与邓崎琳叫板:“我想问问邓总,你要做的,哪一个民企做不了?你这390亿元,不是国家通过四万亿投资给你的吗?你们却拿着闲钱大举进攻民企的地盘。你们为什么不能拿这笔庞大资金进军高科技,领导全国产业升级,强化国家整体竞争力,反而与民争利?”
实际上,武钢加大非钢产业投资,折射的不仅仅是钢铁企业转型之痛,也是对整个国有经济如何战胜经济周期的拷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武钢养猪应该引起国资改革者的警惕,因为,对整个国企来说,这只是严峻局面的开始。”
辅业复辟?
“武钢所做的这些,基本上是很多国有企业昨天做过的事情”
在武钢列出的一串非钢产业名单中,有相当一部分业务为武钢原有的辅业。邓崎琳也坦承,养猪、种菜、做盒饭等后勤服务,原来都是为钢铁主业服务的辅业,现在武钢不对非钢产业以辅业待之,改称“相关产业”。
武钢的这一做法并不新鲜。上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由于主业式微,大举进入非主业领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包袱加重、主辅分离困难。
不仅武钢一家,自2010年钢铁业盈利艰难开始,宝钢、河北钢铁、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等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均在原有辅业的基础上扩大非钢产业投资。将辅业扶正、发展非钢产业,成为我国钢铁业在行业低谷之时的救命稻草。
对此,国内最优秀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目前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实属迫不得已,宝钢非钢产业虽然收入远不及钢铁主业,但利润率非常高,2011年的利润贡献率达50%。
钢铁企业纷纷涉足非钢产业,在张文魁看来,只不过是历史的重演,“武钢所做的这些,基本上是很多国有企业昨天做过的事情,主业亏损之时,抓一堆辅业来发展,等辅业不好了,就急急忙忙要剥离,事实已经证明,辅业剥离难度很大,这样反复搞来搞去,企业迟早被拖垮。”
多元化是战略还是幌子?
钢铁企业大规模投资铁矿石等上游资源,是对目前产业链的一种矫枉过正
另一个熟悉的场景是,武钢加快发展非钢主业为其“由一业为主,向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转变”战略的内涵。
多元化,似乎是每一轮经济低潮时央企的集体选择。当年央企三九集体就是被无节制的多元化扩张拖垮,如今,三九集团盲目多元化带来的教训,依然是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清华课堂上的鲜活案例。
武钢似乎还令市场联想起春兰空调。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占据市场多半份额的春兰空调风光无限,迫不及待地将触角伸进其他多个领域,摩托车、洗衣机、冰箱、汽车底盘和压缩机等项目纷纷上马,试图打造一个庞大的“春兰帝国”。如今,中国空调业的主流阵营已没有了春兰的立足之地。
不过,央企新一轮多元化与上世纪90年代的盲目多元化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邓崎琳也强调,武钢的多元化,是“在钢铁主业做精、做强的同时,适度多元发展相关产业”,“相关产业也不会跳出钢铁主业这一根基”。
但一位钢铁央企的前任总经理对本报记者表示,即便非钢产业不跳出钢铁主业的根基,也很难大规模产业化,中钢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
徐乐江表示,国内钢铁企业不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非钢产业上。甚至是钢铁企业投资海外铁矿石,徐乐江也认为,国内钢铁企业大规模投资铁矿石等上游资源,有的还要控股,这是对目前产业链的一种矫枉过正,甚至是一种违逆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钢铁企业的专长就是炼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