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未来仍需政策扶持
虽然未来趋势向好,但是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未来经济要想企稳回升还离不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就从汇丰PM I初值来看,尽管已经出现了回升,但是已经连续6个月位于50%的荣枯分界线以下,说明经济还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屈宏斌表示,由于当前中国产出和需求的增速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且就业市场压力犹存,这就要求在未来几个月出台更多的宽松措施“我们预计货币和财政的宽松政策均会在二季度加码。”
具体来说,屈宏斌判断在二季度会有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但是他强调:货币政策并非唯一的稳经济手段,财政方面完全有客观条件,也完全有必要更加有所作为。
屈宏斌表示,到去年年底,根据汇丰银行测算,中国的国库资金盈余接近3万亿元,所以在减税方面,在增加对保障房的财政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有个怪现象,就是在过去几轮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由于税收增幅相应减速,地方税收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在经济越不好的时候反而越会加大税收的征收力度,这在客观上无疑加大了企业税收的负担,也加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所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个风险,在中央层面应该做一些政策调整,比如在出口退税政策上面做出改变,从而稳定经济,稳定就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也认为二季度应该加大政策扶持经济的力度。
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由于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只有8.1%,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稳中趋松”的态势将会更加明朗。货币政策方面,再次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很大,信贷和货币投放将继续在“预调微调”中放松,尤其是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将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方面,周景彤认为,应该更加重视优化支出结构和减税。他建议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首套购房的首付比例、加大利率优惠、减免相关税费,支持首次置业需求;同时加快房产税改革试点进程。另外,建议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且个税征收应尽快综合考虑个人家庭负担,同时再次提高个体工商从业者征税起征点。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