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风韩流”取长补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引进了阿童木、机器猫、圣斗士、小丸子、蜡笔小新、柯南、火影忍者等不同时期的日本经典动漫作品,韩国的动漫游戏也深受中国年轻人欢迎。而今正在崛起的中国动漫产业又该如何与“日风韩流”取长补短呢?
“发展动漫产业不仅仅是拍片子,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借鉴日韩等国的先进管理和运营理念’,把产业链迅速连接起来。”钱建平分析,与美国单一企业打造强大“动漫王国”的模式有所不同,日本动漫模式的优势在于依托社会化分工,形成成熟产业链,以纸质漫画为内容和市场源头,电视、电影为主流载体进行传播,再通过授权,在下游形成产业跨界的整合营销,最终实现资金回笼。
曾成功运营“喜羊羊”系列电影的上海卡通先生影业公司首席执行官王磊分析,从现阶段的动漫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看,新兴的中国市场魅力巨大,不仅日本动漫企业有意与中方合作,日本的编导、技术人才也看好中国市场,这都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品牌人物形象塑造、产业开发与授权体系等领域,与日方开展中高端的合作,从日本同行处学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钱建平认为,中日韩三国在动漫、游戏等领域的合作,是一种取长补短的过程。尽管对年轻观众而言,美式、日式动漫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但坚持中国特色的动漫创作也很重要。他说,上海美影厂正在探索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汲取新的创作灵感,开拓水墨、剪纸、木偶等二维领域的新一代中国流派作品。
三国动漫能否携手走向世界?
与“年轻”的中国动漫产业相比,传统的日本“动画王国”近年来也有自己的烦恼。日本国内的动漫市场近年来正在萎缩。与销量最高峰的1995年相比,引领日本动漫的传统风向标——漫画杂志,15年来总销量几乎减半,从原来的13亿多册,下降至5亿多册。
开展网上漫画业务的日本动漫产业界人士安藤拓郎认为,以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新的娱乐方式,对传统的动漫产业形成挑战,开拓海外市场和新媒体渠道,是日本和中国共同面临的难点,但同时也是机遇。
在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国文化部长也提出,中日韩有潜力打造文化领域的共同品牌,再携手走向世界。
已与日本企业开展多项业务合作的王磊说,从社会化的分工看,中日韩形成动漫、游戏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完全具有可行性。以日本为例,可以预期将有更多日本中高端动漫技术人才,顺应市场供需导向,服务于中国企业。从长远看,中日企业通过合拍、合作等形式,打造共同品牌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
展望本国及东亚地区的动漫产业发展趋势,日本“小学馆”第二漫画局知名制作人横田清认为,创造打动人心的内容和更便于观看的方式,都很重要。“即便作品是针对孩子,收集素材和编写脚本也必须一丝不苟,不能放松。动漫产业的前景拥有光明的未来。”
责任编辑:贺一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