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官场文学真的是腐败教科书?

来源: 四川在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日前,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表示,他对官场文学的评价并不高。为了市场,官场文学和商业结合非常紧,官场文学写反腐败,里面各种权谋、各种阴谋诡计极尽渲染,有时候成为腐败的教科书。

官场文学该如何定位?有人说官场文学是公务员的升迁秘籍,通过官场文学可以窥见官场的种种潜规则,从而少走弯路,让仕途走得更方便快捷。当然还有很多人像王彬彬教授一样,认为官场文学过度渲染权谋从而成为腐败的教科书。这两种观点应该说都有道理,但却都不全面。

我们其实很难用好或者坏,积极或者消极这样简单的二分法来给官场文学下一个定论。站在文学的角度来看,官场文学说到底只是文学的一类题材,其着力点是官场,反映的是官场风云、权力斗争、仕途起伏。这类题材与商战题材、宫斗题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如果按照王彬彬教授的逻辑,官场文学会成为腐败的教科书,那家庭题材的文学岂不是让婆媳关系更加紧张?很显然,这样的结论是不成立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因为读了几本官场文学就学坏了,就腐败了,这也未免太抬高官场文学的地位了。腐败的诱因很多,但关键的问题是那些为官之人。

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视角不同,自然看到的内容也不一样。官场文学亦是如此。“抓不尽的贪官,反不完的腐败”,这是官场文学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官场文学的弊病。因为过度的渲染腐败容易造成对公众的误导。但是严格来说,官场文学属于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果没有官场腐败,又哪里写得出那么多的官场小说?如果没有官场的潜规则,那些权术阴谋诡计为何受到人们的推崇?

官场小说为何受人欢迎?一方面是源于官场的腐败和神秘。官场其实就如同过去的宫廷,外面的人难免对里面的人与事充满好奇。正如官场文学作家高和所言,官场小说的火爆现状折射出了国内社会环境的病态,“官本位的体制和权力的决定性地位,使普通人对权力场、官场产生了关注,造就了官场文学的火爆。”另一方面,官场文学的火热恰恰是因为官场的腐败。可以说如果没有腐败,没有潜规则,没有尔虞我诈,官场文学也就没有了看点。

《国画》、《市委班子》、《省委书记》、《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很多官场文学其实都很经典。这些作品在深刻揭示了现实的同时,也给人一种启迪。而这恰恰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官场文学其实不是腐败的教科书,而是腐败的手术刀。(关东客)

 

责任编辑:韩红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