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轰动全国的北京“楼脆脆”再次成为新闻焦点,这个名为明悦湾的保障房小区,自从2011年被查出严重质量问题,被政府责令推倒重建,并要求2012年1月20日交房。然,离规定交房时间过去半年,开发商日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陷入了无限期延期交房的尴尬局面。
“楼脆脆”一时间成为豆腐渣工程的典型样本,延期交房已是板上钉钉,但仍然难逃良心的拷问。房子的质量是开发商良心的底线,作为一家企业这也是其社会责任的底线。为谋取巨额利润,扔掉良心,抹掉责任,利欲熏心,最终付出惨痛代价,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虽说,明悦湾成为“楼脆脆”的典型代表,可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亟需警惕开发商社会责任的“豆腐渣化”。未来五年,我国要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而目前,全国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开工量上去了,保障房建设的质量,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有着深深的隐忧,保障房质量的底线被频频突破。相比于商品房,保障房利润较低,这让拿惯高利润的开发商很不适应。在利益的驱动下,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捞取私利的行为屡见不鲜。
此前媒体报道,武汉市的一些保障房电梯失灵、房门打架、外墙保温材料一捅就破;在海南省文昌市,345吨重量偏差严重低于国家标准的“瘦身钢筋”,竟畅通流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工地;南京的一批被拉长的“瘦身”钢筋,由原来的直径8毫米,“瘦身”为直径7毫米多一点……
有的地方保障房一脚都能踹穿地板;一拳就能打出墙洞;一跺脚就能踩出大坑。民生工程被开发商建成了,电影里的道具,现实中的危房。如此豆腐渣工程,若业主住进去,可能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业内人士称,偷工减料导致的最终结果,轻则影响业主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重则改变房体的抗震级别。
保障房建设关乎百姓福祉,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谐,关乎政府的公信力。而开发商却将如此重要的民生工程视为儿戏,当成发财的摇钱树,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不顾,将民心工程建设成“黑心工程”,俨然逾越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亦丢失了人性。
李克强副总理强调,“住房是百年大计,保障房更是政府主导建设的民生工程,必须坚持高质量、严要求。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零容忍’,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决不手软。”显然,要让百姓住上放心房,紧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多管齐下,让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开发商不敢胡作非为。
笔者认为,开发商社会责任的“豆腐渣化”是豆腐渣工程频现的原因。类似的开发商,亦不鲜见。他们敢于无视保障房质量,抛弃社会责任,很大原因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
故而,应完善验房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实行准入制,对于建造豆腐渣工程的开发商,要取消其资格,永远不能再进行房地产开发,并进行问责。同时,还应保障房业主的权利,强化公众话语权,善用媒体监督。惟其如此,才能将社会责任“豆腐渣化”开发商剔除出来,才能让百姓住上放心房。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