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高温津贴需要一次“秋后算账”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279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认为有关高温津贴的规定落实得不理想,82.4%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还没有收到高温津贴。受访者中,34.2%的人在私企工作,23.4%的人在事业单位工作,20.8%的人在国企工作。(8月14日《中国青年报》)

高温津贴,是为保证炎夏季节高温条件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适当提高职工夏季清凉饮料费发放标准。7月4日,我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执行,根据该办法,日最高气温35℃以上室外露天作业者按照办法将可享高温津贴。

随着这个《办法》的全面实施,一些主流媒体和舆论开始为弱势群体呼吁,国家应用强制力,以及动用一切行政资源,把高温补贴政策执行到位。然而,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来看,选取的样本主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就有八成多的受访人员,没有领取到高温津贴,二三线城市了的情况可想而知。这意味着,高温津贴仍是纸面上的制度,没有走下“神坛”。

高温津贴除了发放不到位,还存在分配不均,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情况。一些农民工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却一分一厘高温补贴费没有拿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虽然在工作中有空调,喝茶看报,却能享受每月数百元的高温补贴,甚至成为重要的“隐性福利”。

高温津贴之所以让众多弱势群体享受不到“制度性凉爽”,一方面因为《办法》本身有硬伤。比如该规定适用于企业、事业和个体组织,这就使得执勤警察、NGO组织、临时工等同样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被忽略;又如,规定中有关“室外作业”、“高温条件”的界定很模糊,高温费是按月发放还是按天发放也不明确。

与此同时,尽管《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设定了高温情形下必须的劳动保护措施,但对于用人单位违法的法律后果基本未规定,即使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其后果也非常轻微,仅限于“责令改正”。所以,这对用人单位的威慑力非常有限,发不发高温津贴经常还是用人单位说了算。

更为重要的是,监管的乏力。劳动者高温津贴被架空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执法软弱,因为,我们在每年高温季节,总是听到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的声音,但无一例外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善意“提醒”,让充满期待的高温权益沦为一纸空文。

随着炎热夏天的过去,公众则期望,政府要对损害劳动者高温津贴权益的企业,进行“秋后算账”。具体讲,工会和劳动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代表相对弱势的劳动者一方,对那些无视和恣意侵犯劳动者高温权益的企业单位,进行严厉处罚,帮助劳动者索要高温津贴费。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修补工作,让劳动者高温权益不再“浮在水面”,变成“空头支票”。

(吴睿鸫)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