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2月22日电(记者 胡苏)年长的工人愿意吃苦多挣钱,中年民工谋划更大发展空间,新生代农民工梦想开眼界、见世面……
农历元宵节前,新华社记者在东南沿海用工大市福建晋江,遇到了生于不同年代的四位农民工。他们彼此迥异的求职心态,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脉络。
“60后”向诗会:愿吃苦、多挣钱。
21日下午,重庆万县农民工向诗会背着两岁的孙子,在晋江西坂招工市场的摊位前挨个询问,想找一份勤杂工的工作。“年龄大了,没文化,又没技术,只能当杂工。”今年50岁出头的向诗会告诉记者。
老向一家五口人,四年前来到晋江务工。儿子、儿媳在当地开了个小理发店,向诗会和老伴就在附近鞋厂干点零工杂活。
“儿子、儿媳做手艺活不容易,娃娃又小,吃奶粉开销大。”向诗会说,“开春了就想出门找点活儿干,哪怕辛苦些,能挣一点是一点,帮忙补贴补贴家用。”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